王樹久??
摘 要:情境是語言滋生的土壤,是語言正確運用的基礎。筆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究,采用情境教學,試圖以多元而豐富的情景,而創設勃勃生機的英語課堂,論述情境教學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教學;英語教學;課堂生機
第二語言的學習與習得與母語的學習與習得有所不同,母語的習得,不需要語境,有先天的語境優勢,學習者一般是自我的習慣灌輸,第二語言不同,需要語言的情境與氛圍,情境和語境,有助于學習者對語言的理解、掌握和運用。
情境的豐富與否,決定著學生的求知欲是否濃烈。豐富語言情境,方能煥發課堂魅力,構建樂學、會學的有效課堂。
一、 彰顯自主化,讓學生個性化想象
長期以來的英語課堂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許多孩子英語筆試不錯,但課內外的英語使用情況不盡人意,普遍存在有口說不出、有口不會說的現象;“一言堂”“填鴨式”教學、“應試教育”的重負下,學生機械聽、被動記、機械練習,學生們苦不堪言。
新課改倡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不限制他們的思維,不給他們的“閃光點潑冷水”,給他們想象的空間,提供豐富的情境,讓他們想象既自主化,也著邊際。
如三上Unit 1的Story time的教學,教師展示李老師和Mike在校園里相見時的情境,讓他們想象Miss Li和Mike會有怎樣的對話,有的學生說是說彼此“早上好”,有的立刻糾正,也許是下午在校園里見面,就得說“下午好”,有的說可以說“喂,你好”,有的說“老師會問:你叫什么名字呀?”……對于這些不同的聲音,教師應給以鼓勵和表揚,當然,因勢利導,對這些招呼用語給以補充,拓展教材內容,也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欲望和自信心。
再如學習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在學生了解和把握了故事的主要內容后,安排學生情境表演,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愛的角色,揣摩角色的特點,發揮想象力和創新力,讓學生在課堂放飛思維,放飛自我,彰顯主動學習外,也凸顯個性化的學習。
二、 知識具體化,以情境誘發領悟
提高課堂的參與度、激活課堂氛圍的前提是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興趣度。教師的“言之有物”是學生理解和領悟的保障,如果教師語言混亂、指向不明,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知識的學習和領悟難以明晰和有效。
特別是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英語,詞匯量有限、句子說不出幾個,用全英上課,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此時的實物、實物教具的選擇使用,有效解決這個難題。
如學習三上的Unit 4的教學,對于單詞father、mother、grandpa、grandma等的教學,教師可以借助于圖片,而向學生介紹這些稱謂名詞,如呈現一幅圖片,一個帥氣的小伙子,下面給出小伙子的名字Liu Tao,接著指著媽媽的照片,而介紹She is Liu Taos mother.指著爸爸的照片,說He is Liu Taos father.再指著grandpa而介紹This is fathers father……圖片的使用,使學生從圖片內容就可以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而強化單詞的意義的教學,提高單詞教學質量。
實物展示、圖片使用都是直觀情境的有效使用,實物和圖片以及單詞有效關聯,如教師用蘋果作為教具,告訴學生This is an apple,學生以后再見到蘋果,或者蘋果的圖片,就會立刻脫口而出apple。對于colour的教學,教師提前讓班級的英語課代表穿上七種顏色的短裙,讓這個女孩走上講臺,向其他同學“炫耀”:Look at my skirt.What colour is it? 學生們回答It is red.在學生們回答之時,女孩走到將桌前,迅速脫掉最外邊的短裙,再問同伴:What colour is it now?魔術般的展示,學生們開始睜大了雙眼,后哈哈大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情境,讓學生樂在其中,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更佳,效果更好。
三、 語言交際化,以情境促運用
語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際和運用,交際和運用彰顯英語的實用性、有用性。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創設對話情境,以情境促對話,以對話促運用。
首先,再現教材中的情境。英語教材的生活氣息濃重,生活化情境比較明顯,教學中,教師應利用這些情境,創造性地利用、再現這些情境,給學生更加真實、生動的體驗的氛圍,給學生構建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促使學生在熟悉、生動的情境中自主運用。
如How are you?的Cartoon的學習,這個對話以楊玲生病在家,給李老師打電話請假為主要情節,這個情境的再現,可以讓兩個學生一個扮演楊玲,一個扮演李老師,而展開對話,“真實”情境的模擬和創新,將教材內容生活化,將教材情境“搬到”課堂,讓學生演情境、用情境,在情境中語言交際和表達。
再者,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創新性地創設語言情境,如教學Where is/are...?時,不進行這個句型的學習,而是故意找筆、教本等,Where is my pen/book/...?不需要給學生講解這個句型,學生從我著急的神情和動作中,而體會到where所表達的意思。
有人將“情境的傳設”和“學習興趣”比作一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情境是興趣的源泉,興趣是情境的終極目的,知識需要情境的鋪墊和延伸,興趣的激發,離不開情境的豐富與演練。只有豐富情境,課堂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才會彰顯魅力。
參考文獻:
[1] 費琳娜.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情境和情境鏈的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5(27).
[2] 陳周強.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方法探索與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