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遍及千家萬戶,同時也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凡事都具有雙面性,網絡也是如此,在網絡環境下學校應該如何利用網絡的優勢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同時又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避免網絡上一些負面的東西影響學生呢?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 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積極作用。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體不是學生,而是教師,教師作為教育主體,往往擁有著學生不可置疑的“思想權威”,在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學生所接觸到、學習到的教育信息實際上是一種無中心主義思想。當下,隨著網絡多媒體更多地應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當中,這種教育主體大眾化以及教育對象自主化的程度被進一步增大、增強。
2負面影響。在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由于互聯網絡本身固有的開放性、自由性、隱蔽性等特點,再加上網絡監管機制不健全,致使學生過多地處在一個極度復雜化的網絡環境當中。主要表現現狀如下: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習資源摻雜著大量的有害信息,而高中學生大多都是未成年人,其思想意識以及價值觀念淡薄,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毒害。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學生群體網上道德嚴重弱化,青少年行為失范。長期以往,學生會慢慢的被吞噬著,最終變成一個缺乏責任心、粗言惡語、惡意攻擊他人、侵犯他人隱私的失德青年。在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學生,由于缺少學校、家庭、社會的關注,很容易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世界。
2 網絡環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1.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網上根據地
面對網絡信息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努力適應信息科技的發展,充分依托學校的網站網頁,搭建起專門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上平臺,制作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網頁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上工作室,或在校園網站、主頁以及BBS中開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學習生活實踐指導專欄或主題討論區。一是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除了進行一般的網絡講座和輔導外,還可以了解和收集當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掌握學生思想狀況,在各種思想碰撞中,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要加強網站的吸引力,研究青少年學生的興趣特征,充實網絡信息的內容,做好對中學生的正確引導;第三,經常組織一系列有關網絡的講座、競賽、征文、討論等活動,既從技術層面普及網絡知識,又從社會道德、法律層面在學生中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只有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網絡觀,才有可能真正解決網絡帶來的種種問題。
2.形成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一是以活動為載體,寓教于樂。主要由團委通過紀念日、節日開展的活動及專題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讀書活動、社會調查、講座等階段性活動為學生進行愛國愛鄉愛校教育,優良傳統教育,讓同學們通過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狀,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偉大成就,樹立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國家的安全、尊嚴和榮譽,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二是通過政治課、歷史課和形勢報告會使同學們了解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初步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能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去觀察,分析、處理問題,能正確處理自由與紀律、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三是利用班級的各種活動進行滲透。四是通過“學生課余黨?!焙汀爸袑W生團?!睂W生進行共產主義信念教育,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頭戲,也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層次。
3.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網絡
中學生還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網絡意識的培養尤其要加強對學生上網行為的監控和管理。通過手機上網的學生人數日漸增多,中學原來限制學生使用手機及手機上網的規則難以繼續維系。因而,應通過對高中學生上網行為的調研調查,聯系實際制定出適合中學生上網行為特點的網絡行為規范,引導高中學生合理使用好網絡。同時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學生的網絡宣傳,及時引導學生了解網上熱點信息,并通過對網上的信息分析和評論,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和榮辱觀,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并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做到“對癥下藥”,從而在中學校園形成一種健康的、是非明確的、祛惡扶正的網絡環境,防范網上負面信息對學生的不良影響。
4.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
首先要堅守學校思想品質的主陣地,徹底轉變重智輕德的舊觀念,使思想品質內容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在實踐中應著力做到:一要建立起一支質量過硬的思想政治隊伍,從事這一工作的管理人員應言傳身教,做好學生的引領作用;二要注重內容針對性,利用高科技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緊密聯系學生日常品德行為及其感興趣的話題,制作出精美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件或視頻,用聲形并茂的方式提供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三要注重在各學科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各任課老師的緊密配合,各任課老師既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行為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更要用真實的生活及經歷觸發學生思考,在提升學生學業水平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高中學生。
5.建立一支過硬的思想政治隊伍
學校要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定期培訓、考核,強化隊伍建設。一方面要提倡思想政治工作者合理利用好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尤其是將學校思想政治網站作為與學生交流思想政治的主陣地和溝通平臺,通過QQ、BBS、微博等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不受時空限制地與相關學生交流談心,對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加以私下交流與教育,并為學生保守秘密。學校應該重視實時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傳統面對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合理利用,鼓勵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自身網絡技術和思想政治素養并對其進行某些方面的嚴格考核,促使其真正將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從認識網絡、了解網絡,最后做到操作網絡、控制網絡,利用網絡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極大提升工作效果和效率。
6.社會、家庭、學校聯手共建育人環境
學校與家長應該密切配合,尤其是家長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并經常與學校及班主任保持密切溝通。社會體系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并通過各種正面報道及先進事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評判標準;家長應全面了解學生自身心理及思想政治動態,改變過去野蠻的說教方式,通過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學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活動,正確把握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情感,改變過去單純以成績作為學生評判標準的做法而將思想政治表現作為衡量學生的重要依據,努力陶冶學生情操,促使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家庭、學校與社會三方的良好配合和溝通合作,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結語
總之,高中生與大學生相比較而言,其自制能力明顯不夠,畢竟網絡是一個“天使”與“惡魔”并存、“鮮花”與“陷阱”同在的虛擬世界。在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領域,包括像互聯網、多媒體等新媒體技術更多地應用到教學當中,在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為學生的政治學習提供幫助,但也為思政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參考文獻
[1]郝海霞。網絡環境下的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才智,2016(15)。
[2]許致鵬。網絡環境下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4(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