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學生既要將音樂演唱的技巧和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又要對音樂具有演唱和欣賞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和接納審美的情感,致使形成學生的優秀品質得以有效地促進。因此,在初中音樂的課堂活動中,研究和分析學生的審美情感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活動;審美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15-01
初中生階段,正是品德形成的最佳階段,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人生都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初中學生的智育發展,還是養育發展,都非常重要。可以通過各方面來提升初中學生審美的能力,運用音樂教育來培養初中生的審美能更加突出[1]。
1.在初中音樂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在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是一個核心的思想,這種能力需要學生在欣賞音樂和學習音樂知識以及演唱音樂技能中逐漸地獲得。初中學生在學習音樂中,能夠明顯地提升審美能力和心理品質。學生審美情感提升,可以通過參加與音樂有關的一系列活動,來接受情感教育。音樂活動能夠開闊初中生的視野。學生在對音樂魅力進行感知的同時,將自身的審美能力得以提升,從而有更加深厚的興趣去學習音樂。
所有教材內容都是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反復進行推敲而形成的,其中的某一個內容都能夠代表一個知識體系和知識點。初中的音樂教育也是這樣,音樂精髓是音樂教材最好的體現,初中生需要在音樂教師的帶領下,將教材中能夠體現美的因素深入地進行挖掘。例如,音樂節奏和歌詞以及旋律等都能夠將美表現出來,從而使初中生審美的情趣得以有效地培養。音樂教師應該善于對學生進行鼓勵,從美的角度將教材的內涵進行發現,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教具要豐富,還應該借助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致使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得以有效地激發,初中學生在品味音樂時,就會將審判觀念樹立起來,不但使初中生的審美情感得以培養,音樂監賞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2]。
音樂教師應該帶領初中學生,盡量將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進行領略。例如,對于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以及不同時期和不同風格的一些優秀音樂作品,音樂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聆聽,不同音樂家對同一個作品所演繹的版本,讓學生進行欣賞,從而使學生對音樂家人格的魅力進行感受,學生的審判能力得以提高。
2.在初中音樂課中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
在人類的意識中,思想情感是客觀存在的思維活動,在進行表達時,通常要借助一些方式,幾千年以來,將人類內心情感和思想進行表達,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音樂,至今一直沿用。激發學生潛意識的表達方式,是初中音樂教師主要的責任,音樂給學生心靈的感悟和自身音樂能力的表現,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因此,音樂在情感抒發上的具有巨大的力量。低沉且悲傷的樂曲會讓人難過而傷心,而熱情且歡快的樂曲又會讓人心情愉悅。由此可見,音樂的魅力非常大,音樂既能夠將作者寫作的情緒感染給學生,又能夠徹底地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
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該將教材合理地進行運用,既要將學生的潛能有效地開發,又要將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培養,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例如,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可以讓學生欣賞國歌,課堂的氣氛既安靜有序,又莊嚴肅穆。在學生欣賞以前,應該將歌曲創作的背景介紹給學生了解,對于學生理解音樂非常有幫助。雄壯的歌聲和歌詞會喚起學生們,歌詞中的情景會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面前展現,這就是音樂巨大的力量。學生會在音樂的感染下,油然而生對祖國的熱愛和革命前輩的崇敬[3]。致使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思想得以增強。
3.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怎樣創設教學情景
3.1 教學情景生活化。藝術雖然來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在初中音樂的教材中,所選用的音樂作品,大多都是藝術家們實際的生活。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音樂教師應該盡量讓音樂藝術更加貼近于生活化,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教學的情景盡可能與作者創作的背景接近,致使音樂教學的情景更加生活化,學生們接受起來也會比較容易。音樂教師在對學生情景教學體驗進行引導時,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啟發,盡可能走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將所學的知識有效地進行運用,將曲子進行欣賞和研究,既要將音樂課程的質量有效地提升,又要讓學生對情感充分地體驗。
3.2 教學情境惟妙惟肖。音樂教師在對初中音樂教學的情境進行設計時,設置的情景應該惟妙惟肖。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學生利用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積極而主動地參與到音樂的教學情境中,在音樂課堂的活動中,學生既能夠將自身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得以有效地提升,又能夠獲得快樂。例如,學習《勞動的歌》時,若學生只是理解《勞動的歌》就普通的勞動口號,就錯了。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幫助和引導,帶領學生一同在教室里將號子喊起來,學生才能夠對勞動號子的魅力真正地有所感受。勞動號子不單單是口號,更重要的是協調勞動動作的統一節奏。在惟妙惟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進行音樂學習,既能夠對音樂進行感受,又能夠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的感知能力得以有效地提高。
4.總結
世界人民對于我國民族音樂一直比較推崇,各種民族樂器的創造意境和少數民族的風情,在音樂中都會展現出來,學生們會感到受益匪淺,既能夠使學生的審判能力得以提升,又能夠使學生的音樂知識得以增長。
參考文獻:
[1] 鄧珊珊.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分析[J/OL].音樂時空,2016,(02):174+148.(2016-02-19)[2017-09-30].
[2] 王玨.新課程改革條件下嚴肅音樂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影響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 趙湘.初中音樂課堂實施分層教學策略的探索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余倩(1987.3-)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本科,小一、研究方向:初中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