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英
摘 要:語文是一門以文字性教學為基礎的學科,其對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各方面均未形成定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是以識字和閱讀為主要學習方式。尤其在新課改之后,小學語文的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受到廣泛關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隨文識字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逐漸提高,教師對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不再是片面地教會學生認字,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的教學離不開文本,因此,隨文識字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教師則應結合傳統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真正適合學生的隨文識字教學方法。
一、傳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以教師將大量的生字詞或者教學大綱中要求的會認、會寫的字詞提取出來,為學生一一展現,并通過為學生講解,使學生盡可能地理解字詞,最后通過反復抄寫、記憶使學生掌握內容。這樣的識字教學枯燥乏味,與文本內容脫離,學生對于字詞的理解不到位。對于教師要求多次書寫的字詞,學生逐漸產生厭煩情緒,那么,識字教學的形式只是使學生成為記憶的機器,對于文本內容的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意義不大。
二、隨文識字教學的方法
1.教師組織學生閱讀,篩選生字詞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識字教學是教師為學生在黑板上羅列出教師認為重要的生字詞,為學生注音、解釋,引導學生大聲朗讀,最終通過反復抄寫使學生掌握。這樣形式的識字教學使學生籠統掌握教師認為重要的內容,對其自身所存在疑問的詞語或者“一筆帶過”,繼續不會,或者粗略講解,印象不深。而隨文識字教學則是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將閱讀與識字教學緊密聯系,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勾畫出其無法理解或者不知道如何讀的字詞。其次,教師組織學生歸納存在問題,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為學生一一進行解答。通過隨文識字教學,學生既熟悉了文本內容,又對字詞產生深刻印象,從而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真正發揮其積極作用,為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帶領學生讀課文,并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將不會的字詞標注出來。這樣一來,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邊畫邊通讀全文,并整體感知本文主要內容。其次,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并以代表提問,教師發現學生對于“渴”和“喝”難以辨別讀音,教師將學生問題讓學生進行講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自身主動找出的問題,便會記憶深刻,并在今后的學習中注意起來。
2.教師通過文本內容使學生深刻理解字詞含義
小學階段的語文識字教學需要學生將相關字詞會讀、會寫,并理解其在文中或者自身含義。傳統模式下識字教學,教師將字詞與文本分離,學生對字詞的理解則靠死記硬背,長此以往,學生便逐漸淡化對字詞的認知,再次見到時仍需要查閱、記憶。而隨文識字則不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反復閱讀課文,理解文本內涵,教師為學生著重分析字詞所在部分,學生則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理解文中字詞,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字詞理解透徹,并會記憶深刻。那么,小學語文識字的課堂教學效果便不言而喻了。
例如,在教學《兩件寶》時,教師對于“手”與“毛”進行教學時,首先找出文中兩個字的所處位置,然后通過閱讀后教師為學生比較兩個字的異同,并通過結合文章進行講解,使學生將兩個字牢牢記憶,將其意義區分開來。
3.教師通過文本內容,使學生將掌握的字詞有效運用到寫作與表達中
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在于對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的培養,同樣,語文識字教學的意義也不單單只局限于課堂教學與文本內容,而是更加注重對課堂教學成果的延伸。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意義并不只是在于學生會認、會寫字詞,而是通過識字教學使學生的表達與寫作能力得到提高。那么,隨文識字則正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字詞的含義為學生清晰講解,將字詞所運用的語境與情感表現為學生直接呈現。這樣一來,學生在今后的口語交際表達或者與人交流時,便可以將字詞靈活運用。閱讀與寫作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通過隨文識字教學,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便能夠由此及彼,使其寫作不再空洞沒有內涵,而是詞義飽滿,句意表達清晰,整篇文章給人以視覺與情感的享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識字使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逐漸提高,使其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一定程度上相應加強,使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意義充分顯現出來。
例如,在教學《我家住在大海邊》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容,并為學生解釋“故事”等詞的含義,使學生透徹理解。在學生理解后,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將之前教師重點講述內容帶入。這樣一來,學生既理解了字詞含義,又將其運用到寫作中來,為其今后學習奠定基礎。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使中華更加富強的潛在力量。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為首要任務,對于課堂教學的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靈活多變。識字教學是教師在培養學生時一項最基礎的教學內容,教師要貫徹新課標的要求,將隨文識字巧妙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顯著提高。同時,教師更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完善學生綜合素養,從而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使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顯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樸美容.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的幾點經驗[J].課程教育研究,2016(7).
[2]何慧.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的幾點經驗[J].課程教育研究,2015(9).
[3]鞏巖偉.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的幾點經驗[J].新課程,2016(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