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為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教學成果最大化,成為時下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如何提高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時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變枯燥為有趣,促進教師教學成果最大化,成為眼下的一個熱點課題。
二、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原則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原則,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 效率最大化原則
由于課堂教學受時間的限制,同時,學生和教師的精力也都有限,所以,課堂教學就應充分利用好課上的所有時間,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把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精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利用好。這就是所謂的效率最大化原則。
(二) 差異性效益原則
我們在進行教學研究時,應該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注重“因材施教”。因此,對于課堂教學的效果檢驗,我們也不能單純地用一個標準來評判,不能簡單地進行橫向比較。
相反,只要縱向進行個體自身比較時體現出提高,就可以稱其為有效,所以,教師在進行研究時,應該更多地注重在分析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教學。
(三) 全面提高原則
某些學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片面關注學生分數的提高,而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這是嚴重違背教育初衷和教學原則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應該是對學生全面提高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對學生整體的考量。
我們倡導的課堂有效教學的開展,不但是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應重視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是秉持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在對學生智力上的發掘方面,教師也不能只單純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不重視學生實際操作水平的培養。課堂有效教學,應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雙重發展。
(四) 師生共同提高原則
我們說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想到的往往是學生的學習效率。其實不然,課堂的主體有兩方——教師和學生,因此,教學效率就不僅包括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包括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如果忽視了提高教師一方的素質,就無法實現教學效率的持續性提高。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占據著主導性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略,而課堂有效性教學就是著眼于研究如何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也使教師自身得以不斷提高,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三、 如何提高高中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 轉變教學觀念
新課改就是要求教師要先破除舊的教學觀念,從理念上順應改革要求,與時俱進。教師是新課改的實際推行者。以往舊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中心”,將關注點集中在教學者的身上,這與中國的傳統教學理念有很大關系,一切以考試分數為中心,教師習慣于填鴨式教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結果教師和學生都有疲憊感,而收效卻并不理想,課堂氣氛也是沉悶。
而新課改正是將打破這一局面作為改革的初衷,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認識到應該扭轉課堂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加大課堂互動性,使學生獲取到學習能力,終身受用,也可以收獲“教學相長”的效果。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起到的是引導、啟發的作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真正收獲獲取知識的愉悅感,使課堂呈現一種積極的良性互動。
(二) 有效課堂講授
1. 緊密結合生活實際
說起數學,很多人的印象是枯燥和抽象的,其實并非如此。如何改變人們因此產生的抵觸情緒,給予正確引導,就需要教學者下一番功夫。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包含著數學。為了使學生產生興趣,避免畏難情緒,是數學教師應該做好的第一步。教師要善于以實際生活為例對學生進行教學滲透,使學生從具體生活中認識到數學的概念及定理、公式等等,化抽象為具體,在理解中進行記憶,如此一來,教學效率會極大提高,教師會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假扮銀行工作人員,計算客戶分期付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使學生學習總結單利和復利的區別。
如此,可以使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找到數學模型,也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這樣一來,會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2. 精選教學內容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注意選取好講授的內容,要有選擇性講解,突出重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師要把學生認為的難點和教學重點作為著重講授的內容。
例如學生認為難理解的、挖掘不出的思想方法、解題關鍵、易錯點、易混淆點等等。要抓準這些講授重點,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上課之前教師必須和學生進行積極溝通,了解學生的情況和需求,做好課前準備,才能確定課堂講解內容。此外,還要注意講授時要有邏輯性、條理性,要直擊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三) 利用好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
不僅要重視謀劃教學內容,還要重視使用教育技術。要適時、合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借助技術把抽象的數學直觀化,使學生理解時變抽象為具體,更易于接受和記憶。
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很大幫助。例如,在講授“圓的面積”一課時,就可以制作課件,把圓的面積公式一步一步推導出來,給學生做展示,先把一個圓分為2等份,用不一樣的顏色區別出,再分為8等份,然后把分成的小扇形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圖形,再分為16和32等份,然后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生會發現被分成的份數越多,拼出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再讓學生比較圓的半徑及圓周的一半和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之間的關系,以此讓學生分析得出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 客觀合理評價學生
新課改還對學生提出了“多元評價”的要求,將學生、教師、課程三者的發展基于一體,這是教育發展中的一項重大革新。以往我們的評價體系都是以考試成績做評判標準,期中、期末成績排名,這種考量方式挫傷了很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很多學生的信心受到了極大打擊,嚴重影響到學生潛能的激發,這是傳統教育體制的一個很大的弊端。
所以,多元評價的應用顯得極為重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多多觀察和發掘學生的長處和特點,多給予鼓勵和激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對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有重要幫助。
同時,尊重學生,發掘其優點并給予適當表揚,這也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從而促進對學科的學習,這對課堂教學時效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實效的提高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教學設備及學生的個體情況具體選擇與之相應的教學方式。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理論修養,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提高,熟練靈活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曲平平.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8(05):247.
[2]孫雪.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解析[J].考試周刊,2018(02):89.
[3]雷麗青.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0(18):6-11.
作者簡介:
毛曉蓉,福建省福清市,福清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