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政治課程是初中學生了解我國在政治性工作建設方面內容的主要途徑,通過對政治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黨的服務核心宗旨;社會主義概念與具體內容;我國的科技文化建設以及依法治國等一系列國家發展與建設過程中的重大方針及舉措,但傳統初中政治教學基本上都是以大量的理論知識作為授課教學方向,導致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意愿度逐漸下降。為減緩這一現象的加劇,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政治,將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也成了新時代政治教學中一個值得思考的教學問題。
關鍵詞: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思想品德
從小學的“思想品德”到初中的“政治”教育,政治貫穿于當今學生每一個階段的課程學習當中,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學生卻深感政治脫離生活,針對這一現象,政治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在政治教學上實行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從現實實際角度出發到生活中去尋找政治與生活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系。從而改變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錯誤認知,對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深遠作用具有最真實的理解與認識。從而重視在政治方面的學習與探索,而教師則是這整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引導者。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需要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具體問題與所遇到的困惑并向學生做出正確的方向與思考路徑。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與對問題的自我解決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自思考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觀察眼界,拓寬學生的思想空間,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我發現的方式找出自己最感興趣、最想要了解的政治話題或社會問題現象。
一、 讓政治走進生活
政治,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會涉及政治方面的具體內容。但是現代初中生對于這一方面的意識與認知極度缺乏,其一部分原因在于大數據時代下信息資源共享的高速發展與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對于現今的初中生而言能夠從手機中獲得的信息不斷增加,但是初中生對于這些信息普遍都不具備良好的“過濾能力”。這一現象也對初中生樹立正確人生觀與正確價值觀影響巨大。初中生對于智能手機的使用往往在沉迷游戲上,從而使得其自身在政治方面的認知程度越來越少。初中生不關心國家大事,缺少愛國精神。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教師在政治課程教學模式上的具體授課方式。大多教師在講授政治課程上過于正式化、過于流程化,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甚至放棄了對于政治的課程學習。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新時代中如何更好地向初中生講解政治也成了一項勢必進行創新與改革的重要教學工作。讓政治走進初中生的生活點滴,恢復對國家政治的重視程度與積極熱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引導,以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學習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對政治在現實中的觀察與探索,逐漸提高學生對國家政治的熱情與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確保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自愿參與度為首要保證。鼓勵學生通過生活更好地了解政治的概念與具體內容,運用合理化的新型教育手法促使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觸到政治。比如讓學生通過新聞聯播或者報紙刊物找到認為與政治有關的內容并說明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實際性的在生活中去學習政治。
例如:在教授學生《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一課時,教師在課堂將相關知識點教授給學生后,在周末組織學生進入某個有代表性的社區進行調查走訪,對其環境污染狀況進行系統的調查和訪問,使學生親手得到該社區的相關環境污染情況資料,以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環保工作的必要性,并在課堂上加以討論,以鞏固其所學知識點和個人綜合素養。
通過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喚醒當今的初中生對于國家的責任使命感以及尊重與敬仰,在政治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找回心中原本的那份民族自豪感。
二、 政治走進生活的重要性探討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是時代發展下必然要實行的新型課程教育方式,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不僅僅是一種授課形式,它還是增加初中生對于生活體驗、了解社會發展、環境變化、時代趨勢等方面認知更為了解的另一個“政治老師”。讓政治走進生活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思想與政治認知,讓學生將政治與生活更好的聯系在一起。學會運用唯物主義的思想方式與邏輯思維去思考分析社會中所出現的現象與問題,將學習的這一過程回歸于生活。通過生活的豐富生動性讓學生意識到政治并不是一門枯燥難懂的課程,而是對于社會問題與生活問題的有效型解決方式方法。通過政治教學生活化培養出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性發展,做未來的綜合性人才。例如:在講授“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這一知識點時,照本宣科很難使學生了解并接受,但是通過讓學生查找相關的生活實例并進行分組討論的形式來授課,則能使學生更深刻認識到什么才算是負責任的公民,才能深化所學并學以致用。
實現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政治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氣氛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實現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最需要的是教師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設生活化的體現,讓學生感受到政治在生活之中的無處不在,同時老師還應當使教學手段不斷生活化,滿足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基本需求,促進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全面發展與更高提升。
三、 結論
社會進步速度逐漸加快,在這樣的大趨勢之下,對于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方式也必須要采取符合新時代發展環境的新型教學方式。教師應將“走出去”的思想意識同樣運用在政治課堂中,讓政治課程的教學課本直接放大到生活與社會層面上,讓社會現象成為教學中的解決課題。
參考文獻:
[1]尹紅梅.生活化思維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思考[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4):85-86.
[2]王榮霞.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思考[J].新課程(中),2015(09):138-139.
[3]張麗麗.政治與生活相輝映——初中政治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3(27):10.
作者簡介:
江萬好,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太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