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琴
摘 要:初中是化學學習的入門階段,而且化學又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必須在理論講解和概念記憶的同時運用趣味的實驗讓學生發現化學反應中蘊藏著的原理,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對化學課程的樂趣,而且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實驗過程并可以透過現象看到化學本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趣味實驗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基礎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初中化學,概念和記憶的東西很多,而且很多化學方程式抽象復雜,難以靠死記硬背理解。初中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和認知能力有限,單憑字面意思是不能徹底讀懂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公式的,它不像歷史這種文科特質很明顯的學科能夠通過記憶來掌握。化學兼有文理科的特點,因此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讓學生更直觀、更易于理解和學習化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化學實驗,通過觀察得出結論,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現象,歸納并總結出化學原理。但是,實驗也有難易之分,太過高級的實驗不但成本高,而且操作起來風險系數高,所以應該采用那些簡單的具有趣味的化學實驗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去研究和學好初中化學。
一、趣味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1.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初中化學概念抽象,方程式也復雜,對于剛入門的初中生來說,學習起來難免會感覺有些許的吃力。如果教師認識不到這一點,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化學學習產生厭惡甚至抵觸的心理,用消極的態度來面對學習。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化學的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用與生活貼近的化學趣味實驗,通過這些淺顯易懂的實驗現象的演示和觀察,學生不但能夠發現其中的化學奧秘,也可以由此產生對于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激發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課堂效率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本身就活潑好動,在課堂上不能夠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聽講。再加上化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學習難度,以及教師自顧自地講解,學生覺得就好像聽天書一樣,也就慢慢地喪失了認真聽講的興致從而左顧右盼,思想開小差。而趣味實驗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它簡單方便的操作,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實驗物品,以及能夠直觀看到的實驗現象,都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并使得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課堂效率。
3.是現代教育理念和新課標的要求和目的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與生活緊密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初中階段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不僅要教學生學好基礎課程,更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觀察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能力。初中化學課堂上趣味實驗的教學方式正是為了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觀察和學習的能力,并且將掌握的原理運用于生活中。
二、初中化學趣味實驗的具體方法和教學案例分析
1.選擇與實際生活貼近的具有趣味性的實驗設計,引起學生興趣和共鳴
在趣味實驗選擇時教師必須要注重那些生活中能夠運用到的材料和小實驗,既成本低,操作起來又簡單安全,而且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和興趣,從而隨著教師的實驗步驟引發共鳴和好奇,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在課堂上自制汽水的趣味實驗來加深對二氧化碳屬性的了解。教師可以在干凈消過毒的飲料瓶中加入80%的涼白開,然后告訴學生可以放入少量的檸檬酸或蜂蜜來提升口味,最后加入2g左右的小蘇打,讓學生觀察瓶中的液體有何變化。只見水遇到碳酸氫鈉會產生強烈的泡泡,然后體積不斷膨脹,這時候要迅速蓋上瓶蓋防止液體迸出。最后輕輕地搖晃瓶子,然后過大約15分鐘后,讓學生品嘗液體的味道,學生會喝到和平常汽水差不多的飲料,都會很好奇。這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蘇打遇水溶解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在輕松愉快的實驗中掌握二氧化碳的提取和屬性。
2.教師必須提高語言的吸引力,將學生帶入實驗的情境中,提升學生對于趣味實驗的仔細觀察和探討能力
趣味實驗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將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最大程度地融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配合程度。因此,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趣味實驗的作用,提升語言魅力,不斷運用充滿好奇和引導的語言,將幽默詼諧的知識點帶入,讓學生跟隨著自己的腳步一步一步地觀察實驗的操作過程,并通過現象總結出規律和化學原理。讓學生沉浸在教師設定的實驗情境中,從而更好地學習化學。
總之,在初中化學課堂上運用趣味實驗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也能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并且通過趣味實驗,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達到新課標和現代教育的教學要求和目的。
參考文獻:
[1]高艷.淺議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趣味化教學[J].中國西部,2017(4).
[2]劉海軍.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6(2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