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摘 要:教育改革衍生出了許多新型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比較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情景教學法就是眾多新型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近年來的應用也非常的廣泛,受到了廣大教育從業者的一致認可。該方法對于解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具有非常大的幫助,為現代語文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與動力,具有很強的使用價值。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該教學方法能夠從老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同時發揮作用來改善傳統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小學語文;應用研究
在現代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更多的是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灌輸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存在比較大的缺陷,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時期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沒有任何的幫助,也與教育改革的理念完全不一致,無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與魅力,給學生造成了相對來說更大的學習壓力與心理壓力。而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新時期應運而生的符合教育改革理念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具有其他教學方法所沒有的優勢,對于解決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具有比較大的幫助,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情景就是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具體的環境,情景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由老師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創造出比較契合教學內容的主題,促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學習課程知識,加強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情感體驗,對于整個課堂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價值。這種情景具有非常多的優點,能夠不斷地對學生的感官產生比較強烈的刺激,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充分發揮各自的學習能力。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關于語文知識的儲存也比較少,具有較大的學習潛力,在這個時期利用該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意識,鍛煉學習的能力以及積累一定量的語文知識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該教學方法具體的應用分析
(一)創設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實物情景
實物情景能夠更好地滿足語文課程實際教學的需要,通過創設對應的實物情景可以將課本上的內容搬到課堂上來,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學習就好像置身于課本中一樣。對于小學生來說,更能滿足好奇的心理,也更能滿足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在這種比較真實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更有參與的感覺與沖動,能夠無限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情緒,為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做了多方面的準備工作[1]。比如,在進行《賣木雕的少年》的授課時,考慮到文章的主題是關于木雕和中國人與外國人的友好關系的,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自己準備一些小的木雕,這對于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這些木雕輔助課堂教學,能夠比較直觀地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呈現給學生,學生會明白為什么課文中的主人公喜歡木雕這種工藝品,主要源于木雕自身的魅力。很多學生見到木雕之后也比較喜歡,因此會產生一些與課文主人公一樣的情感,就更能理解文中的故事所要表達的內涵。
(二)創設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多媒體情景
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著現代教學設備,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設備基本上已經普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創設與教學主題高度相關的情景,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可以更好地去學習。雖然多媒體創設出來的情景與真實的情景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是相對來說也比較能夠滿足教學的需要,能夠充分發揮該設備自身的許多優勢,比如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在創設情景時利用這些優勢,可以將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和情感表述得淋漓盡致,學生也會感受到比較真實的課文內容,也更有學習的感覺,能夠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對于加深小學生對語文課文知識的理解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創設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現場演示情景
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場景可能無法創建,比如課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等,只能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進行領會。但是同樣有很多情景可以去創建,甚至可以把課文的內容照搬出來,供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從而起到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能夠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的核心素養[2]。比如,語文課本中《特別的作業》中有一節的內容是關于“尋找春天”的作業,交給學生去完成,由于實際的季節正是春天,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去公園或者其他地方親近大自然,學生在親近大自然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春天的一草一木,比如一些正在開放的花兒,還有一些飛舞的小蜜蜂,同時還有春風、樹上的新芽,等等,這都是春天的元素,學生的感受也更加的深刻。
在現代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更好地適應教學改革理念的標準,對于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關晶,董麗君.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2014(7):51.
[2]戴宇晗.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