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教育階段,核心素養培養是教學最終目標。核心素養是學生面對各種難題,解決各種困難的一種能力體現,這是學生在未來發展中所必須擁有的一項能力。因而教育要轉變教學目標,改變教學方法,以核心能力為培養基礎是教學發展的方向。本文是筆者從小學音樂教學上進行核心能力培養的實際分析,筆者希望能為音樂教學提供更多幫助,筆者希望音樂教學發揮更大意義。
關鍵詞:小學音樂;核心素養;培養
小學音樂教學以教學實踐以及教學反思來進行教學改革,教學圍繞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來進行。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學生的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上,學生能有追求健康的思想,在學習上,學生能夠進行科學探索。音樂教學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上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夠體會音樂,學生能夠探索音樂,學生能堅定學習態度。小學音樂教學在培養學生核心能力上還存在較多欠缺,教學還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教師還應不斷發現教學方法的不足,通過不斷探索,音樂教學能更加完整,教學取得最佳成效。
一、 著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包含較多內容,這包含人文情感,人文審美,人文沉積。音樂課堂可通過傳播音樂知識而豐富學生學識,學生對于一些音樂知識掌握更深,這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沉積。音樂教學不僅可幫助學生學習音樂技巧,還可讓學生體會人文情感,感悟更多真情,學生還能夠進一步深入聯系更多情感,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五星紅旗》這首歌時便可先教學生掌握演唱技巧,之后教師可讓學生感悟其中情感,學生可領悟愛國之情,這也讓學生能更加愛國,學生個人情感逐漸豐富,個人感受逐漸加深。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引導使學生深入領悟更多情感,學生情感更加豐富,教師便可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二、 培養學生樂觀生活心態
音樂能帶給學生快樂,學生每學一首歌就會更具成就感,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同時,學生能從歌曲中感受快樂。讓音樂帶動學生積極性,這體現了音樂獨特性,也帶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在生活中能感受更多美的存在。音樂不僅僅教導學生積極面對生活,音樂更指導學生積極面對各種挫折,學生能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種種生活,這體現了音樂的力量,教師也應在教學時發揮音樂的獨特魅力。音樂教師在教課過程中可讓學生融入課堂氛圍中,教師可以選擇一首歡快歌曲,讓學生進行接唱,學生在接唱中可以被歡快氣氛所帶動,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氛圍中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教學生《快樂的一天開始了》,這是一首較為歡快的歌曲,教師可先教學生音律,學生會唱之后,教師可讓男女生接力唱,女生可以先唱前四句,男生唱后四句,男女生輪流唱歌,這樣男女生可以輕松學音樂,同時,男女生可以從歌曲中感受生活的美妙,這不僅僅能促進學生學音樂,更能讓兒童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三、 培養學生責任感
小學生所在年齡段是責任感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有更多責任感,學生明白如何做好自己。因此,教師在學生學習音樂中應積極滲透責任教育,教師應讓學生明白何為責任,讓責任指導學生如何為人處世,讓學生更具責任感。
小學經常會舉行音樂合唱比賽,每一個班級準備一首歌進行集體大合唱,這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演唱比賽。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關注集體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每一個學生都應認真對待。在面對班級集體活動時,每一個學生都應認真參與,每個人都應盡班級責任不給班級拉分,這個時候便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佳時間段,教師應讓學生形成責任意識,教師教導每一個學生融入到集體課中,一些學生在演唱中還存在一些缺陷,這時教師應讓學生積極改進,學生也能認清自身職責,為班級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
四、 促進學生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
小學生在學習最初階段,對于各種知識了解程度不深,學生學習也主要靠教師講解,學生對于知識缺乏獨立探索興趣,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學習方法。比如學生在學習完一首歌后,教師可讓學生預習下一節課程內容,學生不了解音律,教師可讓學生先了解歌詞內容讓學生對于歌曲有大致了解,在學習《蟲兒飛》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前使用電子設備聽歌曲內容,學生多聽幾次歌曲能掌握歌曲旋律,教師在教學中能感覺輕松,學生也能掌握學習方法。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快接受新知識,這樣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積極,學生對于一些知識更有探索欲望。
五、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音樂是時代產物,較多音樂作品創作來源于生活,隨著社會生活的改革及進步,音樂離不開創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教師更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教師在教完一首歌后還可讓學生自己進行歌曲改編,教師可讓學生自己改編歌詞,還可讓學生根據歌詞重新編曲,比如學生學習《友誼地久天長》,教師還可讓學生寫些關于親情的詞,教師也可讓學生改變曲調。學生在編曲中會遇到一些挫折,但學生更能積極面對,學生能掌握更多創作方法,學生也能進行更多創作。
六、 讓學生善于聯系
音樂來源于生活,一些音樂就是對一些事物的描述,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可以增加學生對于音樂旋律的把握,教師還可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中的事物。比如,教師教《蝸牛與黃鸝鳥》時,教師可通過視頻播放及圖片展示使學生了解蝸牛與黃鸝這兩種生物,教師可介紹這二者生物的特點,學生的視野更加豐富,學生也能用聯系的觀點看待音樂學習,這豐富了音樂課的教課價值,學生也能從音樂課中學習更多課外知識。學生在學習中更加善于聯系各種新事物,學生的視野不斷開闊,同時學生能夠用聯系的觀點挖掘更多生活中的道理。
總之,小學學習階段極為重要,教師可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爭取發揮音樂教學的最大魅力,通過音樂學習,教師要讓學生積極面對生活,積極探索未知世界,學生能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具備更多情感,學生全面能力得到提升,這能實現音樂對于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荀洪梅.中小學藝術課程實施現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徐萌,楊揚.淺議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藝術科技,2014,01:330.
作者簡介:
蔣婷莉,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