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彥銘
【摘 要】 隨著網絡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任何一位普通人都能夠自由地披露信息,發表看法。而社會熱點話題的增多,又加劇了社會輿論的引導難度。“江歌案”的熱議,再一次將社會輿論的引導問題推向頂峰。如何才能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這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江歌 社會輿論 正確引導
隨著網絡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微信,微博,客戶端來獲取信息。他們也能夠在各大平臺上自由披露信息和發表看法。加之社會熱點話題的增多,加劇了輿情的控制難度。最近“江歌被殺”一案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人雖不明真相,但由于受到媒體的輿論引導,從而變得十分偏激?!敖璋浮痹僖淮螌⑸鐣浾摰囊龑栴}推向頂峰。本文將從“江歌案”始末,新媒體特點和如何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三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江歌案”始末
日本當地時間2016年11月3日,就讀于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江歌,在家門口被閨蜜劉鑫的前男友陳世峰用匕首殺害。一年后,在江歌一案即將開庭之際,為請求日本法院判決陳世峰死刑,2017年11月12日下午,江歌母親江秋蓮及眾多中國留學生志愿者,在東京池袋西口公園集會,征求民眾簽名支援。此事在發生近300天后,因為一系列報道而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短短幾天時間里,事件持續發酵,許多媒體和公眾號打著正義的旗號,歪曲事實,并大肆渲染,輿論出現一邊倒的情況。
在江歌一案中,只有少數媒體愿意冷靜地發掘事實真相,將立場和判斷交給讀者自己形成,可惜在浮躁的輿論環境下,這類報道似乎并不討好。所以更多的媒體選擇使用渲染沖突、引導情緒的手段來引領讀者情緒。沒有人在意真相,他們在意的只是輿論場上的又一次狂歡。
所有人都在聲討劉鑫自私沒人性,卻對江歌母親江秋蓮在網上曝光了劉鑫全家人的家庭住址、工作單位、車牌號等信息一事集體保持沉默,也忽視了真正的殺人兇手陳世峰。黑格爾曾經說道:“無論在哪個時代,社會輿論總是一支巨大的力量?!痹凇敖璋浮敝?,輿論似乎主導著一切。2017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關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被輿論所忽視。而目前劉鑫所遭受的網絡暴力和網絡威脅也是輿論引導的后果。
二、新媒體特點
(一)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絡內容生產過程。和早期的互聯網1.0時代相比,當今的網絡內容由全體網民共同產生。每個人都有創造和傳播內容的權利。在網絡的去中心化里,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從而影響到他人。在“江歌案”中,每個人,每家媒體都可以成為中心,自由地發表言論,表達意見。只要稍加引導,輿論便可能轉向。媒體就是利用了此特點,將人們的目光轉移到他們所感興趣的方向。
(二)言論自由程度高。,互聯網以其獨有的優勢成為言論的新的自由市場,為言論自由提供了新的載體。在這個“全民思想熱潮”的時代,任何媒體都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看法,不管新聞的真實性和自己的職業素養。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平臺點擊率和話題熱度。江歌一案,又是一個羅生門,劉鑫與江母各說各話,真相不明。但由于媒體自由言論的錯誤引導,網民對此并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劉鑫是否能真的像媒體所希望的那樣受到法律和道德上的制裁,而非本案件的真相和未被披露的細節。言論過于自由,使得某些媒體引導輿論發生偏轉,讀者的感性超過理性,這確實不利于案件審判的順利公平進行。
(三)社區性。在當今社會化的媒體環境下,興趣或者意見相同的網民會自發形成一個社區。同一社區里的網民會基于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網民個人可以與他人取得聯系,也可以通過聯系人建立新的聯系。當社區隊伍越來越龐大,其言論就會對輿論起引導作用。在“江歌案”中,受媒體影響,從而對劉鑫進行聲討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的集體發生會使輿論發生重大偏轉。
三、如何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一)建立相應預警機制。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其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特點,使任何一個小信息點都可能造成輿情失控。因此,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必須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輿情發展變化趨勢,有效防止輿情失控。運用后臺技術,如敏感詞過濾,實名注冊等,合理管控網民言論,在與網民的互動中建立信任信賴機制。
(二)運用恰當法律手段。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不能有效懲戒惡意引導輿論者。相關立法部門應加強輿論立法,并及時修正完善,確保其時效性。同時,相關宣傳部門應幫助網民梳理法制意識,使法制思想深入人心。對于惡意引導輿論的網民,司法部門應對其進行法律制裁。
(三)提高公民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是現代生活中公民必備的素養之一。弱項提高公民媒介素養,必須政府、媒體、公民三方同時發力。從政府層面來講,應通過加強網絡道德宣傳,努力提高公民媒介素養,形成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從媒體層面來講,媒體應堅持媒體人素養,發揮其榜樣作用,努力還原事實真相,不散布謠言,不作謠言的運輸工具。在“江歌案”中,媒體應努力挖掘事實真相,并將其還原,呈現給廣大網民。從公民層面來講,公民應善于辨別分析所獲取的信息,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做到不造謠,不傳謠。
【參考文獻】
[1]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
[2] 申靜;賈鵬.《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的社會輿論引導研究》. [J]采寫編,2016(5).
[3] 景德明.《新媒體時代的社會輿論引導》. [J]傳媒,2017(9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