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祿
摘 要:踏實做好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讓學生能以邏輯化的思維去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是每一位數學老師都應盡到的職責。因此,在結合理論和實際教學的基礎上,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簡明闡述應如何在互動式教學中讓學生愛上數學、學好數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動教學;教學實踐;趣味教學
數學是一門抽象、精確且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它適用于方方面面。從街頭坊間與商販們的交流,到國家對高新科技的研發,這些無不體現了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初中時期正是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階段,在課堂上,教師應實行互動教學,切實貼合實際情況,寓教于樂,讓學生能夠通過互動教學激發學習的興趣。
一、利用錯誤激起學生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直接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在提問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語言與技巧的形式,做出誘導性提問,并在學生解題過程中糾正他們的錯誤想法,表揚他們的正確思路,通過讓學生自主思考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并解決遇到的困難。
記得有一次,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們出了一道比較簡單的圖形計算題。已知△ABC的三邊之比為2∶3∶4,若△DEF與△ABC相似,且△DEF的最大邊長為20cm,求△DEF的周長。在課上,學生的反響并不熱烈。他們彼此埋著腦袋,好像生怕被老師叫到一樣。由此,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過去的教學方式似乎出了問題。
于是接下來我轉變思路,在黑板上用錯誤的方式畫了兩個三角形,并在之后同樣寫下了這個問題。這一次,班上的學生依舊不在狀態。但是,很快我的畫便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班上那個數學學習最好的同學在猶豫一會兒后,便突然舉手向我示意:“老師,你的圖畫錯了!”我問他:“老師的圖哪里畫錯了呀?”他表示我在題目中寫的是相似三角形,但在繪圖時,卻將兩個三角形畫成了完全不相似的形狀。對此,我感到非常滿意,于是便要求他到黑板前改正圖案。當這位學生改掉我畫的三角形后,我又讓他自己動手解答了這個題目。由于他剛才的發言,班上那些昏昏沉沉、完全不在狀態的學生的熱情都已經被激發了起來,整整一堂課,他們都睜大眼睛想再找一處老師的失誤。可其實,我這次的犯錯只是為了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所以說,教學永遠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事,師生間良好的互動,才是活躍課堂學習氣氛的最佳方法。
二、通過游戲引導學生熱情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那就是單調的數字與圖形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一旦學生在課堂上感覺不到學習的氛圍,他們便會悄悄和其他同學玩耍、交頭接耳,甚至于完全放棄聽講。面對這類情況,教師應積極與學生溝通。而游戲則正是互動模式中最有成效的一種。
我就依靠七巧板增進了我與學生的關系。在“有趣的七巧板”這節課上,我除了為他們簡單解釋七巧板的由來與七巧板作為一種玩具的玩法外,還特意從家里帶來了一塊正方形紙板。課堂上,我帶領孩子們一起將這塊正方形紙板沿棱角慢慢剪開,將它裁剪成幾個小的三角形,再把它們分別交給前排的幾個學生,讓他們嘗試將這些三角形紙板以不同方式拼接在一起。當他們幾個站在講臺上或歪歪扭扭,或大大咧咧地將紙板高高舉起的時候,大家都樂得不行。
初中生處在人生的關鍵期,正是形成獨立人格與個人思想的時候,身為教師,一方面要順著他們的性子,讓他們體會到課內游戲的快樂;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向他們傳遞一些有用的知識,使他們可以勞逸結合,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
三、通過溝通理解學生想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思維敏捷,想法多變。即便是老師的一句無心之語,也有可能給學生帶去難以估量的傷害,因此在課內與課外教學中,教師應保持成熟,做到維護學生尊嚴、理解學生心理、保護學生隱私。除了要培養他們數學方面的興趣外,還應嘗試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偏聽、不偏信,更不要偏心。
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我就曾遭遇過學生沒寫作業的情況。我問他,他甚至直接一揚脖子說:“老師,我沒寫。”當時,我看他眼角紅腫,嘴角微撇,便懷疑這個平素表現良好的孩子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難。一問,果然如此,原來是他父母吵架了,這才把他苦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有些時候,學生其實什么都懂,也什么都清楚,他們需要的僅僅是老師的尊重與愛護。身為教師,切記不可意氣用事,不能以自己是成年人為由自說自話,不顧學生感受,而應該關愛學生,理解學生的想法,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
總之,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若想讓學生學好數學,教師必須以人為本,將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朋友,通過有益互動加強自己與學生間的聯系,再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個人特長來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從而使孩子們真正走上熱愛數學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賈力娜.數學課中層次化教學的實效性[J].新課程,2017(4).
[2]呂世虎,石永生.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