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梅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不單單是教師向學生傳授課本上的內容,而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知識的能力、對待事物的看法和理解的層面等的整合運用。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首先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態度,讓學生可以自信、獨立、堅強地來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其他困難。然后將教材內容與積極心理學相結合來挖掘學生最大的潛力,讓學生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中生物;教師培養;有效教學
最近幾年,積極心理學一直是國外心理研究的熱門話題。它使人們用積極的、有利的、愉快的心理來對待和理解自己的能力、學習的動力。課堂是老師進行教學和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地點,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
一、積極看待學生的錯誤
關于錯誤,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盧那察爾斯基也曾說過:“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多數學生對這些名人警句已經熟記于心。但是當自己在課堂上回答錯誤、在考試時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卻不能正確對待,而是用消極的心態來面對出現的錯誤。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的一部分,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積極心理學主要是采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讓人們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事物和面對生活,從而對人類產生積極樂觀的影響。所以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讓學生能夠用積極的態度面對錯誤,不再只看結果而是更加注重學習的過程。
因此,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不應該只是否認和批評,相反,教師應該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互相講解,這樣就可以發現出現錯誤的根本,也能更好地理解正確的思路,找到問題的突破點。在聽學生講解自己的思路時,也要對學生解答思路里正確的部分加以表揚和認可,再告訴學生像這類問題首先應該思考什么,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會磨滅他們的信心,反而會讓他們用一個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錯誤,增進他們的自信。
二、創建積極的課堂氛圍
積極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行為和積極的學習動力。創建積極的課堂氛圍,這樣可以讓學生從內心樹立積極的學習熱情,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可以讓教師的教學目標更加容易完成,可以讓學生的生物成績迅速提高。
1.用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
生物教學并不單單只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生物知識,在課堂教學過程更應該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互動的過程。比如說,在講“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這一節的內容時,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然后讓學生總結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知識構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鼓舞學生,可能你們總結的不全面,但是你們只有努力過,才有克服困難的動力;我們采用這樣的方式,就是鍛煉你們的總結能力,努力完成這個任務,以后你們還會完成其他不可能的任務,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會被調動起來,教師通過心理暗示的語言,讓學生相信自己能夠自學,能夠自主地完成總結任務,他們的情緒就會變得勇進和樂觀,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2.向學生傳遞積極的信息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消極的講課態度肯定會影響學生,不利于學生的生物學習。教師應當向學生傳遞積極的信息,合理地安排生物教學目的、生物教學內容,不給學生講特別難的、偏門的知識點,這樣能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取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傳遞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學習《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講課之前給學生灌輸學習這一章節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細胞的作用,講授細胞成型、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過程,給學生講述生物探究者如何利用生物細胞技術解救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給學生灌輸生物細胞研究人員的艱辛與不易,通過這樣的信息傳遞,激勵學生學好生物知識,將來從事生物事業,為人類對抗疾病、對抗癌癥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教師把積極向上的信息傳遞給學生,能讓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在正常的軌道上。
總而言之,積極心理學是讓人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和眼光來對待生活,從而獲得美好的生活,讓我們自身的視角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上,將會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能對將學生培養成積極、自信、樂觀、進取的態度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所以就應該要求教育工作者,以育人為第一要務,以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學習的前提,將來只有心理健康的生物研究者才能扛起生物的大旗,為祖國的生物事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黃曉萍.淺談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寧夏教育科研,2014(3).
[2]西爾伯曼.積極學習:101中有效教學策略[M].陸怡茹,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