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亞冰
摘 要:伴隨社會通信傳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民眾對于電視新聞的即時性要求逐漸提升,應用直播形式,能夠滿足觀眾對于新聞的實效性要求,同時能夠使觀眾對于報道現場具有真實的感官體驗,是電視新聞發展的必然結果。直播技巧是電視新聞主持人必須具備的新聞技巧,本文通過直播技巧在電視新聞主持人的實施進行深入探究,分析電視新聞直播的特點、電視新聞主持人直播技巧以及遇到突發事件的處理技巧,旨在促進電視新聞主持人職業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直播技巧 電視新聞主持人 實施
電視新聞主持人是通過電視平臺,向觀眾進行新聞事實傳達的主要載體,社會民眾精神生活需求的逐步提升,對于電視新聞主持人的業務素質要求也日趨增高。直播已經成為當前新聞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的新聞傳播方式,直播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突發情況,直播內容沒有經過提前剪輯和制作,播報內容也相對較為冗長,給直播過程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電視新聞主持人需要掌握扎實且靈活的直播技巧,才能夠保證直播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針對直播技巧的應用方式進行探討,對于提升電視新聞主持人的工作能力,以及促進新聞直播的不斷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電視新聞直播方式的表現特點
(一)電視新聞節目的新聞素材來源途徑較為多樣
新聞素材是進行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基礎,能夠掌握具有新聞應用價值的素材也成為衡量采編工作能力的重要標準。由于各新聞媒體所處的行業地位存在差異,因而導致相關工作人員獲取新聞素材的渠道和范圍也有不同。對于中央電視臺這種綜合性國家性電視新聞平臺而言,其新聞素材的來源可能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行業領域,也可能涉及國際范圍內的各個國家和地區,對于節目素材的采集、購買以及制作,都更具應用實力,同時也能夠更為有效的體現新聞價值。同時綜合實力的大型電視臺能夠通過強大的人力資源、設備以及技術應用為基礎,將素材進行采集之后進行自制,為下級電視臺提供采夠需要,滿足其他臺的新聞節目制作需要。
(二)新聞內容更具時效性
伴隨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民眾了解社會信息的途徑更加廣泛,對于電視新聞時效性要求也更為明顯,只有在第一時間進行新聞信息的報道,才能夠更好的體現其新聞價值。傳統的新聞媒體工作形式中,今日新聞以及今日播報等工作模式便能過滿足人們的對于社會信息的了解需要,而面對而今多元的信息傳播方式,進行24小時之內的社會信息匯總以及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新聞內容的了解和應用需要,應用直播進行零時差的實時新聞報道,成為很多新聞媒體采用的報道模式,對于大型社會事件、自然災害等新聞內容具有極強的應用價值,能夠滿足社會民眾的獵奇和時效要求,突破地域的局限滿足觀眾的即時性需要[1]。
(三)易引發突發性事件和偶然事件
新聞直播對于新聞現場進行即時報道,在實現快速反饋新聞事件內容的同時,也容易將新聞現場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通過電視畫面呈現給觀眾,無法對某些不良信息進行遮蓋或者粉飾,這也是新聞直播存在的先天不足。突發性和偶然事件,給電視新聞主持人的新聞直播工作帶來巨大工作難度,同時新聞直播時間更多依靠新聞素材采編人員的工作效能,給電視節目主持人留有的新聞挖掘時間和空間都十分有限,主持人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同步性的新聞紀錄,還需要對于直播過程中的突發性事件進行靈活應變處理,以保證電視新聞節目的可觀性。
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直播技巧分析
(一)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進行新聞節目直播的技巧
新聞直播節目相較于傳統錄播式新聞節目而言具有較高的工作難度,同時對于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專業能力以及業務素質要求也較高。在即時性的新聞直播報答工作環境下,主持人難免出現精神狀態緊張、心理焦慮等不良的情緒特征,也會對自身的工作能力體現造成影響,特別對于初次進行電視新聞直播的主持人而言,更是對其心理抗壓能力的嚴峻考驗。為保證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節目質量,需要主持人能夠及時對自身的緊張和焦慮情緒進行調節,應用有效的情緒調控方式,并對文本內容以及工作內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其工作實力的發揮。節目編導與直播之前的有效配合,也是保證直播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節目支持人能夠對編導和導播提示的各種突發事件進行靈活應對,并對自身的工作狀態進行調整,能夠保證播報任務的順利完成。節目主持人的工作經驗以及應變思維能夠直接影響直播工作的工作效果,主持人應當在日常的工作中重視自身應變思維能力培養,并能夠在大量的工作中總結實踐經驗,以促進自身工作能力的逐步提升[2]。
(二)做好充足的直播準備工作
很多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都會更具節目內容的跟進需要,進行場外記者、節目特約嘉賓等形式的節目連線工作,因而涉及的新聞內容以及直播環境存在不同,會給電視直播工作帶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比如:在對超強臺風等自然災害進行臺風登陸相關內容的電視直播時,外派記者往往處于極端的風暴環境中開展工作,對于傳播的畫面信息、音質信息都會造成重要影響,同時主持人屬于不絕對安全的外界環境中,容易導致外接設備出現故障問題,給新聞直播的質量造成重要影響,甚至導致直播畫面的突然中斷,電視新聞主持人便需要對這種突發事件及時應對,保證各部門新聞內容的有效銜接,保證電視新聞的節目質量。進行直播工作之前,應當對現場設備以及外接線路連接進行確認,并根據新聞外景所處的環境,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直播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和考量,能夠盡量掌握各種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保證電視新聞節目的順利播出。
三、電視新聞主持人應對直播節目突發事件的處理技巧
(一)由于主持人自身因素造成突發事件的處理技巧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自身的工作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風險和壓力,特別對于直播新聞節目主持人而言,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可能對直播效果造成影響,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會因為觀眾的關注而被無限放大[3]。電視新聞直播過程中,雖然有編導協作主持人進行全局的把控開展直播工作,但是仍然偶很多不確定原因的,導致導播畫面切換銜接出現差錯、搭檔主持人之間“搶詞”、主持人與新聞畫面切換之間出現停頓等意外事件的發生,即使具有豐富主持經驗的主持人也會出現口誤、忘詞等“直播事故”的發生,主持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冷靜應對突發事件,并及時對狀態進行調整,對于短暫錯誤問題進行糾正,才能夠保證直播播報的順利進行。同時主持人需要對這些失誤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類似情況或者問題的發生。
(二)電視新聞直播外景工作人員的新聞報道技巧
電視新聞直播需要與新聞事件現場之間建立連接關系,觀眾對于新聞現場沒有全面的了解,因而需要外景主持人或者記者對新聞現場的背景材料以及直播內容關注重點進行闡述,便于觀眾對新聞報道內容理解,此時對于外景工作人員的新聞報道技巧也有較高的工作要求,即能夠在剪短的語言文字中對新聞事件進行闡述,同時還需要斟字酌句的體現新聞價值。外景工作人員需要在電視新聞直播還未開始之前,便對新聞背景材料、新聞現場直播環境以及新聞報道的語言表達方式等問題進行考量,以便其在面對直播鏡頭時能夠從容不迫,完成即定工作內容。
(三)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全局掌控技巧應用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長期的工作經歷中,需要進行不斷的學習和自我完善,不斷總結豐富的直播經驗,通過自己的工作節奏和應變能力提升對于節目的把控能力,對于嘉賓連線的占用時間、對于播報事故的突發處理應用其職業敏感度和職業素養,及時進行節奏調整,確保播報內容的完整性[4]。比如:2016年4月12日的《新聞聯播》節目在對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的先進事跡進行播報時,出現了大概五秒鐘的空鏡頭現象,這對電視新聞直播節目而言是十分嚴重的導播事故,節目主持人王寧應用自身多年的新聞直播經驗,對其搭檔李梓萌進行了播報內容調整,并自己臨時口播了印度火災新聞,對李保國先進事跡的新聞素材進行報道,通過二位主持人密切配合和靈活的應變,彌補了節目直播出現的問題,同時保證了新聞內容的完整性。
四、結論
電視新聞直播對于新聞節目主持人提出較高的業務能力要求,主持人需要通過自我學習和經驗積累,提升個人心理素質,保證應對各種突發事件以及外界影響因素時,都能夠應用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其工作狀態進行調整,保證電視新聞能夠向觀眾傳達真實、完整的新聞內容,提升觀眾對于新聞直播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馬林,馬澤昌.論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直播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6,4(8):144,149.
[2]潘嫻.淺析電視直播中出鏡記者的報道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1):216-217.
[3]張慧鑫.直播節目中主持人的控場技巧探討[J].科技傳播,2015,(5):65-66.
[4]張妍.全媒體時代大型聯合直播節目的主持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5,(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