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蕓蕓
【摘 要】初中數學相對于小學數學,概念更加抽象,內容也較為繁重。教具的使用,用具體的實物呈現在學生眼前,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干癟單一的數學理論。筆者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就經常使用自制教具,本文就簡單闡述教具的作用及用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制教具;素質教育
數學來源于生活,一切數學問題數學模型理論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而面對抽象的理論,學生情緒比較消極。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合理作用教具,學生不但感興趣,知識掌握得也更加牢固。而限于學校提供的教具中規中矩,在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時,我們不妨采用自制教具的方法,與學生一起動手動腦,體驗數學的快樂。新課標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倡素質教育,不能單純以結果為導向的教會學生,更要以過程為導向,引導學生如何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動手動腦,自己掌握知識,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結論如何產生,教具在其中就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1.巧妙利用自制教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大多學生面對復雜的公式抽象的概念都會有抵觸情緒。因為這些東西是我們平時生活中不常見到的,我們難以去理解,強硬的讓學生去記這些公式,會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降,更嚴重者產生厭學的情緒。而用自制教具的話,學生會從具體的事物中得到自己的結論,這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從而喜歡上數學。
學生常常會評價老師好壞,老師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而教學方法都是由老師自己決定。貼合新課標,教學大綱,對老師的要求提高了一個層次。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方法。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興趣倍增,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好數學。
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可以先和同學們一起制作幾組相似多邊形,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制作教具時,領悟相似的性質。當教具擺在同學們面前時,讓學生們觀察眼前的教具,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發現相似多邊形的性質。基礎較差,空間想象能力較弱的同學,也可以借助道具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當教師拿起學生自己制作的教具進行講授時,學生會收獲一種成功的喜悅,學生也會聽得更加專注認真。自制教具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有內在的學習動力,學習事半功倍。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也增進了師生感情,活躍的課堂氣氛。
2.自制教具發掘數學思想,提高學習效率
如同語言和語法的關系一樣,先有語言后有語法。脫離語言,單純將語法是枯燥的。同樣脫離具體的數學問題,單講數學思維也是枯燥的。但是有的語法就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語言,同樣有了數學思維就能在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待數學問題。而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是讓學生掌握數學思維最好的方法。
比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我做了幾組正方形水槽,邊長3,4,5一組,邊長5,12,13一組,都是勾股數。在黑板上畫兩個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與這幾組勾股數一一對應。先將三個正方形水槽與三角形三條邊貼合。然后將兩個邊長較短的正方形水槽盛滿水放置在桌面上。接著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將邊長為3,4的正方形水槽中的水倒入邊長為5的正方形水槽中。同學們發現,水剛好倒滿邊長為5的正方形水槽,若同學們換另一組正方形水槽時結論相同。同學們自己動手發現了這一巧合的現象,老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考慮正方形的面積之間的關系,從而發現勾股定理。這其中就體現了數學中的轉化化歸的思想,借這個機會為學生點出數學思想,讓學生的思想提高一個檔次,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也得到了保障。將這種思考方式帶入到之后的學習中,讓學生的學習數學思維得到充分的運用。教具和教學緊密結合,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思想。
3.自制教具激發學生數學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中常有用到分類討論,動點分析的題目。解這類題目,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尤其注重學生的發散思維。如果在平時學習中就經常自制教具同學,在解決處理這類問題時往往會得心應手。例如在求解動點分析的題目時,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教具模型,同學們可以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思考,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的豐富多彩。其中往往涌現出許多優秀的教具,不妨推薦給其他教師,供全校師生使用。這樣一來,既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就在學校中形成了使用教具的良好氛圍,提升學生整體的數學素養,發掘學生數學潛能。
當學生在自己制作教具時,親身體會到探索的過程。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在二次拋物線中沿定直線運動的題型,直接由題目條件解決問題,較為抽象,因此我們動手剪下一個三角形,在拋物線中運動,觀察與拋物線相交的情況。思考得到的答案既全面,又省時。同學們也自己動手制作相應的模型,學生反復操作手中的圖形,可以得到在二次拋物曲線中動三角形沿直線運動特征,能夠讓學生高效的學會處理動點動線動圖問題,增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總結
數學來源于生活,使用教具是讓數學回歸生活,將教材中難以理解的概念以具體的物體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具的使用對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重要作用。教具不一定要復雜,要簡單明了、實用性強且易于取材。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知識的教具,都是好教具。教師經常利用自制教具,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既然體現新課標要求的素質教育,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許少揚.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四要素[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2.25(5):23-24
[2]白彬.淺談自制教具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文理導航,2011.11(6):33-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