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借助留白藝術能夠有效地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飛揚學生的閱讀激情;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讓語文課堂韻味無窮。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留白
很多藝術作品中都會用到留白這一表現手法,文學作品中更是常見。所謂留白即作者給我們留下了自主創造和想象的空間。小學語文教材大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運用適度留白的教學手法,虛實呼應,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讓語文課堂韻味無窮。
一、借助文本留白,深化閱讀體驗
閱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同時也是學生與文章之間的對話。從整體上來說,閱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教師最好不要過多干預,應該讓學生自主思考,通過閱讀文章產生自己的閱讀感受。教師起到的作用更多的則是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更好的感受文中的情感,進而獲得更好的閱讀感悟。教師可以通過預留情感空白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進而獲得更真實的閱讀感悟。
例如,在教學《二泉映月》這篇文章時,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應重點介紹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過程和其中的情感表達,但運用留白手法教學則不需要過多的講解。教師只需要在學生朗讀文章時為他們配上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讓學生通過聆聽這首曲子,感受主人公不向命運低頭、不屈不撓、在困境中仍然堅持自己理想的精神。學生聽到這首曲子時,都變得情緒激昂,他們朗讀的語調不知不覺也變得深情,這說明他們的內心也受到了主人公的感染。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感悟表達出來,以此來填補剛才教學中留下的“空白”,最后教師再用精煉的語言進行總結,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朗讀結束后,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能用一句話描述下你從文章中感受到的場景嗎?”有的學生說:“我仿佛聽到了緩慢的流水聲。”還有的同學說:“我仿佛看到了主人公阿炳在中秋的夜晚獨自來到了二泉邊。”學生的這些感受其實就是他們閱讀文章后的情感體驗,這些體驗除了讓他們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讓課堂變得豐富、絢爛。
二、借助文本留白,飛揚閱讀激情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果師生雙方擦出了情感碰撞的火花,那么課堂一定到達了高潮,也就是學生的認知達到了頂點。當課堂出現教學高潮,可以設計適當“留白”,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散,這不僅能能引導學生延續情緒、思維發生質的飛躍,同時也能更好的促進課堂生成。
例如,在教學《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篇文章時,因為文中重點描述了司馬遷創作史記的背景,那時李凌“叛變”,所有人都認為李凌罪不可赦,只有司馬遷為他辯護,但這也激怒了漢武帝,被施以宮刑,我在引導學生朗讀“司馬遷悲憤交加……”時,可以設計這樣的留白:“大家猜一猜,司馬遷這時候在想什么呢?請結合教材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小學生正處在思維非常活躍的時期,他們閱讀這種類型的文章大都會有很多感悟。有的同學說:“我司馬遷雖然受此大辱,不應茍活于世,但史記未成,父親遺愿未了,我不能死得毫無價值。”還有同學說:“我走遍大江南北,搜集了如此多珍貴的史料,還有父親遺留的材料,如果我死了,這些材料就明珠蒙塵,我就是歷史的罪人。我絕不能死。”……
語文課堂最具韻味的地方就是教師、學生可以對文本進行無盡的發揮。文中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司馬遷悲憤交加”,但“悲憤交加”這四個字無疑是最能彰顯司馬遷心境的詞語,文章用的也是“留白”的手法,讓讀者自行填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這一“留白”,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既滿足了學生情感抒發的需求,也讓課堂高潮迭起。
三、借助文本留白,提升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文本留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化的語文學習,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教學《三袋麥子》這篇文章時,可以通過巧抓文章留白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文章中,土地爺爺分別給了小豬、小牛和小猴三袋麥子,一年后,土地爺爺來看望他們時,土地爺爺對他們三個有什么期望呢?文中只用了“哈哈大笑”“點點頭”“撫摸”等幾個詞,這就是文章留白的表現形式。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文章進行思考:“對于他們三個家伙對麥子不同處理方式,土地爺爺是如何評價的?請大家立足文章,站在土地爺爺的角度,對三個家伙的行為進行評價。”土地爺爺哈哈大笑的對小豬說:“用這么好的麥子做出的食物肯定非常好吃!”土地爺爺點點頭欣慰的對小牛說“小牛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啊!”土地爺爺摸摸小猴的腦袋說:“你真是一個機靈鬼,非常能干,爺爺很滿意。”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對話,以此來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此外,留白教學法還有效的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語文素養變得更加夯實。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中留白手法的運用,能夠有效調動學生閱讀文章的積極性,同時給了學生更自由的思考空間,讓他們能夠參與到文本之中,并進行了文本創造,學生能獲得很好的心理滿足和情感迸發,這也使得語文課堂變得虛實相生、韻味無窮。
【參考文獻】
[1]楊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應用留白藝術[J].中華少年,2016(27):33-34.[2017-09-19]
[2]周立平.運用留白藝術,激活小學語文教學[J/OL].學周刊,2016(25):110-111
[3]張曉輝.教學空白藝術[D].南京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