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曄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學生有“獲得感”,必須明確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訴求,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色和價值。設計并實施符合學生成長實際需要的實踐教學活動,正是讓兩者有效融合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7-31
一、“95后”高職學生的特點
“95后”高職學生的特點主要是認知根基薄弱,長期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成長,習慣于被灌輸知識和應付考試,自主思考和自覺學習的意識薄弱;生活在信息化的時代,學生接收的信息非常的多樣和豐富,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再局限于學校的教育;社會上多元化的價值觀,讓學生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但不愿意輕易表述;等等。學生的這些特征,正是督促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改革和前進的動力。
二、立足學生實際,設計實踐教學項目
為了體現和實現“人的社會化以及人的精神引導與塑造,提升人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我們根據不同課程的特色、不同章節的教學目的和任務,設計和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實踐項目。
1.以問題為導向,貼近學生實際,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度
(1)唱革命歌曲,誦毛主席詩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四章第三節內容為《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學生對于革命歷史和英雄人物的了解,僅限于中學的學校教育,或者偶爾的電影觀摩,較少主動認真地學習相關的歷史資料,教師很難通過講授讓學生有強烈的認同感和對英雄人物的崇拜感。教師通過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準備1~2首革命歌曲,以及1首毛主席的詩詞,在課堂進行吟唱和誦讀,激揚學生的愛國熱情。
實踐項目效果:學生通過這樣的展示,了解了特定時代人的歷史擔當,對于自己肩負的時代使命也有了更多理解;同時,能深刻體會毛澤東等偉人的宏圖偉略和個人魅力。
(2)經典電影配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八章第三節內容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我們設計了“為經典中國電影配音”的實踐項目,課前布置學生做好準備,選取一部國產電影的3~5分鐘片段,采用課堂現場配音或提前用軟件錄制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實踐項目效果:課堂效果活躍,學生以前沒有嘗試過配音的工作,一定的壓力變成了認真完成項目的動力;學生選取的國產電影片段,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文化產業的亮點和發展前景,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2.以專業特色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職業素養
【案例】:愛國洗禮——家鄉美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二章節內容為《弘揚中國精神 共筑精神家園》。我們設計了“家鄉美”的實踐項目,讓學生組成老鄉團隊,制作PPT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家鄉,引導學生審視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如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展示時采用模擬導游講解的方式,帶領全班的“游客”在語言的精心設計和畫面的優美華麗中,“暢游”自己的家鄉。
實踐項目效果:學生通過項目的準備過程,加深了對家鄉的情感,在展示的過程中滔滔不絕,展現了自己專業的特色。
3.以技能和素養訓練為目標,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
實踐項目的形式可以多樣,最終的目的是技能和素養的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讓學生有“獲得感”,即使畢業之后,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和人生困惑。我們設計的絕大部分實踐項目,都是用團隊的形式完成。每一個項目都由團隊成員自己建立工作責任制度,明確分工、相互配合,成績也以團隊的整體表現作為標準。
【案例】:“新聞1+1”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作為一門理論性強又要求時效性的課程,要求學生養成關注時政的良好習慣。為此,我們設計了“新聞1+1”的實踐項目,學生組成2~4人的團隊,通過角色扮演、模擬采訪現場等方式,講述一則近期新聞,并對新聞進行評述。
實踐項目效果:學生對時事的關注更加自覺,同時,對時政問題的看法也更加全面和深刻。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也鍛煉了自己的膽量和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倫芬.高校思想政治課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的功能強化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9.
[2]陳紅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打的思考[J].學理論,2009(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