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俠+賈薇+山大鵬
摘 要:小學是學生身體發展較為迅速的階段,校園的衛生工作直接影響學生對健康的認知,還會影響學生的身體狀況。基于此,分析學校衛生工作、健康教育改革的發展現狀,深入研究提升小學衛生工作質量、推進健康教育改革的措施,旨在提高小學生的健康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衛生工作;健康教育;資源配置
為了保障小學生能夠在健康、衛生的環境中長大,學校的衛生工作與健康教育工作應該重視以下幾方面:校園內部的物質環境建設,校園內部的精神文明建設,校園內部管理制度、師資隊伍與領導機構的建設,開設校園內部衛生健康課程建設,持續科研、教研工作的建設。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大隊輔導員的作用與價值,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學習與娛樂的環境。
一、學校衛生工作與健康教育改革發展的現狀
(一)學校衛生工作的現狀
目前,在小學衛生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嚴重影響衛生工作的質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資源配置不足。充足的資源是開展衛生工作的保障,但是部分地區小學中,由于《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自身的局限性,使得衛生工作很難執行衛生部與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小學衛生工作中的問題日益突出,需要通過恰當的手段予以解決。另外,受資金的限制,學校內沒有設置獨立的衛生室(醫務室),相關的藥品不夠齊全,同時餐飲方面的衛生沒有得到根本的保障,影響著學生的健康體質。
2.工作體制不健全。在小學的衛生工作中,衛生組織的效能較低,主要是由于學校中缺乏專業的衛生人員,對衛生工作的監管力度不夠,導致學校中的“衛生執業許可證”并未發揮其價值,無法全面落實衛生工作。
(二)健康教育改革的現狀
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的衛生工作質量,相關部門對健康教育進行了改革,雖然引起了部分小學大隊輔導員的注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依然面臨較多的困難:
1.傳統觀念固化。在小學的健康教育改革中,由于傳統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影響較深,部分教育工作者不能盡快地接受新的工作內容,依然按照以往的經驗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而傳統的工作方式不僅無法提高學生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還會影響健康改革的進程,不利于改善學生的體質
2.監督機制不完善。有效的監督機制能夠加強小學教師、大隊輔導員對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但是部分小學的健康教育工作處于“獨立”的狀態,使得衛生工作無法有效開展,限制了健康教育的改革[1]。
二、提升衛生工作質量,推進健康教育改革
(一)提高衛生工作質量的方式
由于小學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增強學生的體質能夠為學生的日后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優化資源配置
由于部分小學在衛生工作方面存在資源配置不足的問題,使得很多工作內容無法開展,因此需要重視資源的建設與配備。如果小學在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受資金的限制,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申請資金支持,以便為完善衛生設施的建設,為衛生工作提供前提條件。例如:建立完善的衛生室(醫務室),聘請專業的醫護人員,配備常用的藥物與醫護設施等,進而全面提高小學衛生工作的質量。
2.健全工作機制
完整的工作機制是開展衛生工作的保障,例如:在聘請校園醫護人員時,需要對其進行考核,保障醫護人員的能力符合衛生工作的要求。另外,大隊輔導員要加強對衛生室工作的監督,并做好相關的記錄上交給校領導,進而規范醫護人員的工作流程與內容,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推動健康教育改革的路徑
健康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舉措,因此需要將其落實在小學的衛生工作與教育中,具體的措施為:
1.轉變工作觀念
所謂思想決定行動,要想從根本上推動健康教育改革,首先就要接受全新的工作理念,然后才能將健康教育改革的內容應用在具體的工作中。例如:校領導根據教育部的發展戰略,以座談會的方式召開“落實健康教育改革”的會議,引導各位教師與醫護人員發表自己的想法、建議,然后校領導整合所有人的觀點,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2]。
2.完善監督機制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健康教育的價值,并將其切實落實在小學的衛生工作與教育中,各級教育部門需要重視對地方小學的監督,全面落實健康改革的要求,進而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小學的衛生工作與健康教育改革雖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諸多亟待完善的問題,需要大隊輔導員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此為基礎,小學校園衛生工作的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極大地推動了健康教育的改革,加強了學生的健康意識,全面增強了學生的體質。所以,為了能夠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可以將文中的措施應用在日常工作中。
參考文獻:
[1]楊建文,甄世祺.學校衛生存在問題的現狀分析和建議[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
[2]陶芳標.厘清學校衛生職能深化學校衛生服務[J].中國學校衛生,2015.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