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秀亮
摘 要:“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根本和原動力,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出發,結合“核心素養”通用內涵總結分析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以《真正的英雄》一文的教學過程探索了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融入“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教學設計
一、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核心素養最早由梅騰斯1972年提出的“關鍵能力”而來,1997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從三個維度九個方面解釋了“核心素養”。2016年2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將學生核心素養定義為“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上述核心素養的理論問題是一種通用的核心素養,不同的學科由于其本身的邊際和領域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自身核心素養。因此,理清語文課程核心素養是完成教學改革的根本。語文學界對語文素養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認知:首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認為語文素養應包括:“語感、語文方法、語文能力、個性、審美情趣、思想感情、思維品質、學習習慣、人格”等。其次,有人認為語文素養應包含知識和能力(聽、說、讀寫)、過程和方法(學習的方法、策略、習慣)、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語文的情感、審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識視野、學習態度、思想觀念、創新精神等)。再次,有人認為語文素養分為基礎素養和學科素養或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心智和語文情意四個層面;顯性言語行為、支配言語行為的智能因素、參與和支配這些行為的直接心理因素、言語行為的內外背景。
綜上所述,結合核心素養的通用內涵,本文認為,語文核心素養的核心應該是語言學習(聽、說、讀、寫)和語用能力(語言應用、交際和創造能力)。
二、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時代要求
1.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數載,在日常的觀察中發現: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尚存在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如,為學生分析生字、生詞的讀音與意義,領讀、跟讀和抄寫,完成字詞任務;然后接下來便是課文的講解了,給文章劃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課后以大量的作業留給學生大搞題海戰術,導致學生形成機械性的學習方式??偠灾?,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忽略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學習的知識僅僅限于書面的語文知識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完全不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造成了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師生缺少互動這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2.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體現
2014年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核心素養”。此后“核心素養”成為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標的“源頭”。學生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主要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6大素養18個基本要點。
前文所講核心素養是教育規劃的內涵,語文作為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其獨立的學科特色。要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規劃語文學科的教育目的需要我們重新解讀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根據不同學者對語文核心素養的概括可知,語文素養應該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梢娬Z文的核心素養除了裝入知識、能力之外,還需要把文學審美、文化價值、思想價值等納入。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語文核心素養的結構框架中所包含的因素較多,在這個整體結構中處于基礎層面的語言建構與運用。初級語文重要的就是口語訓練,重視語言的交際性,要求說話過關。即著名老師于永正先生所講的:“學語言,用語言?!边@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積累,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培養學生的語言和規范學生運用語言的習慣?;诖耍凇墩嬲挠⑿邸返慕虒W過程中,教師首先安排學生默讀全文,感知內容要點。在默讀的同時要求學生根據段落的順序梳理新生詞,例如哀悼(dào)鍥而不舍(qiè)勛章(xūn)錘煉(chuí)陰霾(mái)孜孜不倦(zī)不朽(xiǔ)等。在領讀生詞的基礎上,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解讀生字詞的主要意思,讓學生體會詞義在文章中的含義,明白詞語所承載的內容,掌握語言文字的朗讀和運用能力。其次,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設想自己是總統或是國民一員,體會作為總統的來里根在演講中所表達的悲痛之情以及后半部分所表達的力量之情,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明白航天事故的發生雖是一種悲痛,但是我們更應該為事業的發展充滿勇氣和力量;讓學生明白人類進步的歷程是與困難進行斗爭的歷史,不僅如此,個人的發展也是與人生道路的荊棘進行斗爭的過程,個人的成功只有不斷努力才會取得成功。最后,全班同學齊讀5~13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宇航員的事跡和性格,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建構的運用”。同時,告知學生演講要抓住人物的生活細節,演講詞要做到真實感人,同時根據演講人和聽眾的身份、地位、接受能力等因素做到內容充實、合理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形成個性鮮明的言語,以情感的共鳴吸引聽眾。通過《真正的英雄》的教學讓學生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長久的努力。小學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努力解決好面對的問題,相信通過努力我們一定能夠真正地做好這一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A].安徽基礎教育研究[C],2016:2.
[2]李山林.“語文素養”辨[J].語文建設,2004(Z1):12-13.
[3]韓雪屏.語文素養的“冰山模型”[J].語文教學通訊,2002(17):9-1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