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教學也逐漸深入到各個科目的教學活動中,其中也包括語文教學。小學語文課堂也隨之改變,傳統的粉筆、黑板、教案三合一的教學課堂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更多是由多媒體、教材等結合起來的新型教學課堂。這種新型課堂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該如何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課堂成為廣大語文工作者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語文;新課堂
網絡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不僅能豐富課堂教學,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的變革。更重要的是網絡技術的融入也能改變小學語文傳統的教學模式,幫助教師創建一套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利用網絡來創建小學語文新課堂。
一、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1.教師的重視度不足
很多教師在網絡普遍應用的現在,沒有認識到網絡技術在教學課堂上的重要性,仍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有多的教師看到網絡就會聯想到娛樂。由此可見,這些現象都是阻礙網絡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的因素。
2.網絡環境應用方式單一
當然也有很多的教師充分認識到網絡教學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會引進網絡技術,應用網絡技術只停留在多媒體課件之上,對其他一些應用功能并沒有開發出來。
3.教師應用網絡技術水平不高
很多教師懂得網絡技術也懂得小學語文教學,但是卻不懂得怎樣將兩者進行有利的結合為學生創造新型的語文課堂。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找不到網絡技術和教學方式的最佳結合點。
二、網絡環境下構建小學語文教學新課堂的措施
1.提高教師應用網絡技術的水平
在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是否具有網絡技術應用能力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很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查找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和素材內容,也可以利用網絡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比如,在講授海底世界一節內容時,很多學生并沒有機會接觸到海底的世界,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有關海底世界的圖片或者視頻,來幫助學生學習。又如,教師可以建立班級QQ群,讓學生通過網絡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習,而且這種方式還能使教師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教學。
再如,教師可以通過搜尋多種語文學習網站為學生創建一個課外閱讀的平臺,從而幫助學生擴充一些其他的語文知識,如語文互動閱讀天地,這個網站就是針對上海一家小學創設的,其中包括很多教學欄目,像開心作文豆(發表學習者佳作,同學參與評點)等,不僅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還為教師教學提供了一些可參考的教學資源。
2.應用網絡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網絡為教師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視頻、圖片、音樂等。教師可以將這些有利的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制作優秀的課件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比如,在觸摸春天一節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PPT向學生展示春天的美好景色,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春天的美麗景色。隨后教師可以播放節目千手觀音,讓學生感受到盲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的學習:有個盲童用別樣的方式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你們想知道是怎么觸摸春天的嗎?這樣不僅使學生有很大的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3.利用網絡技術創設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也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利用網絡技術創設情境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講授秋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展示一些有關美麗雪景的圖片或者視頻,并配上音樂,讓學生感受到大雪紛飛的場景。然后再啟發學生想象,下大雪的時候看到地上的一片潔白,自己的心情會是怎樣的。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生動、形象的下雪景象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而且也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又如,在講授一夜的工作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選取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片段,再配上詩詞朗誦《周總理,你在哪里?》作為課堂情境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重要的是激活小學語文課堂。由此可看出,利用網絡技術不僅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真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綜上所述,網絡技術的融入不僅能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也能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所以教師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構建新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這不僅是新課改深入推行的客觀要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發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何東坡.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6).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