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敏
摘 要:作為一名跨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師,轉變觀念、優化課堂,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每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強調關注每一個學生,保證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有安全的學習心理環境、學生心情舒暢。
關鍵詞:高效;自主;合作;探究;質疑;點評;訓練
學生在課堂中究竟學到了什么?課后得到了什么?這是我們解決教學中出現的趣味性不足、有效性不高等諸多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永遠都是所有課堂教學所必須追問和思考的。我想,高效課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質疑、點評、總結歸納為學習過程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作為一名跨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轉變觀念、優化課堂,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每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轉變陳舊觀念,樹立全新教育觀
我認為高效課堂有“三個標準”: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強調關注每一個學生,保證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有安全的學習心理環境、學生心情舒暢。
教師應有一雙慧眼,能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內在潛能。走出以往“怪圈”,從陳舊的“教書匠”式的教師就教材講教材,“教師累,學生苦”的困境中跳出來,教師不僅得胸中有教材,還得胸中有學生,確定二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點,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通過教師的指引與點撥,生動活潑地開展學生間的討論,引導學生多動腦、多動手。由過去老師繁瑣的講解轉變為啟發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我們應該認識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優化備課過程,深研究、精講練、巧安排
備課是關鍵環節,要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備學生”是前提和基礎,應當了解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學生其他語文活動情況;學生智力發展情況等。就一篇課文來說,我們還需要了解掌握:文本的內容哪些是學生已經掌握的?文本中哪些語言文字是學生容易讀懂的?哪些比較深刻,是他們學習中的“攔路虎”等?
精心備課,真正吃透教材顯得尤為重要。俗語說,教師要想給自己的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長流水。首先,定好教學目標。恰當的教學目標應當做到:全面、具體、突出重點。全面,就要從語文教學目的出發,提出教學目標。具體,就是教學目標是什么,掌握哪幾個字,理解哪些詞、句……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突出重點,就是說教學目標中必須有重點。其次,堅持深鉆教材,并根據本班實際,進行教法研究,力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巧安排。注意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銜接,注意方法與策略的機智,注意時間的控制,把握好課堂這個主陣地,讓自己的學生學有所獲。
三、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的訓練課
構建高效課堂,必須從具體的內容分析中解脫出來,把語文教學“扎”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實”處。
1.重視朗讀、默讀指導,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語言文字而引起的復雜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過程,是一種通過對語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對語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覺的敏銳感受能力。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感,那么理解文本語言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增強了。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重視朗讀、默讀指導,加強朗讀、默讀訓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緊扣重點詞句,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
蘇教版教材文質優美,字字珠璣。因此,每篇文章我們都要抓住字、詞、句來學習,引導學生咬文嚼字,細細品味。在讀文時,要多增加學生的活動,邊讀邊畫出關鍵的詞句,然后在老師的指導點撥下,衡詞酌句,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初步感知,進而概括、提煉,讓學生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強化認識,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靈活運用,以達到鞏固提高。經過這樣巧妙的點撥和引導,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同時培養了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
3.重視誦讀,幫學生沉淀語言,將課堂教學的功率延伸到課外
誦讀是大量積累語言材料最有效的辦法。學習語言要記憶、要背誦。如何使練習背誦事半功倍呢?教師應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不能盲目、機械地去強化完成。“一明三抓”是很好的記憶法:所謂一明,即要先明白文中有幾段,段中有幾句,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遺漏;三抓,一抓中心句、二抓重點句、三抓過渡句或段。
4.精心設計訓練、鞏固語言文字的理解、運用能力
語言是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練,練才能熟,熟才能生巧,由此可以讓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必須加強訓練。要使語言到位有話說,關鍵在于精心設計訓練內容,根據文本情境,使學生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通過練習得以強化、積累、運用。
教無定法,構建高效課堂是提高學生素養的一條捷徑,還待我們更多的語文教育人去深思、去探索、去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愛軍.高效課堂從學會傾聽開始[J].中國校外教育,2011(23).
[2]路文.關于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1(2).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