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強
【摘要】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都與信息技術發生著密切的聯系,初中信息技術這一學科也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成為了初中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也成為了信息技術教師積極研究的課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應用,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本文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 ?初中信息技術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140-01
信息技術是初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對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有重要作用,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熟練的使用信息技術,為了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就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其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質量。
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或多或少的掌握一些信息技術知識,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是非常普遍的,而信息技術教學中因為新穎的內容就會更加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1]。比如學習PPT的制作,對各種圖片的動畫效果進行教學,能夠選擇的動畫效果是非常多樣化的,學生喜歡進行不同效果的嘗試,制作出自己喜歡的動畫效果,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各個環節的操作之中,增強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另外,小組合作教學的應用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師布置任務后,學生需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學生之間進行問題的探討,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對知識記憶會更加深刻,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中的應用策略
1.根據學生情況合理進行分組
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需要遵循合作、自主、實踐、互動等的原則,實現對學生的合理分組[2]。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具有知識系統性與操作性強的特點,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使其形成完整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仔細分析。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常的學習表現及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組,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將不同等級的學生分為一組,以組為單位來進行開展學習活動,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尊重,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還可以繼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完成課外作業。尤其是在學習《運動漸變動畫的制作》這類有一定難度的課程,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的學生負責對應的部分,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進行指導,通過相互溝通與合作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讓基礎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提升,最終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高。
2.對小組合作過程進行科學評價
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教師需要對小組學習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對小組表現好的方面進行表揚,形成小組間良性競爭的局面,形成組內隊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促進課堂教學的不斷優化。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在自我評價的同時還要對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反思,發現不足,積極改進。在小組討論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予適當指導,使學生能夠更加成功的解決問題,找到不足。另外,教師需要對小組合作成果進行合理的展示,實現小組評價機制的不斷完善。比如,在學習《創建站點》這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我的校園”為主題的網站,采取小組互評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讓學生互相分享網站鏈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其他小組的網站設計,進行互相評價,提出改善意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對自身的不足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對其他小組所制作作品的優點也能進行學習。
三、結束語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采取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學水平,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散思維,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其逐漸掌握合作技巧,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與互動,還能夠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在今后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還需要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賈秀清.合作學習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華少年,2018(02):187.
[2]王玲峰.微課在初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初探[J].新課程(下),2017(1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