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嬌
【摘要】】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學習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數學教學 ?情境教學 ?創設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129-02
情境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認知客體與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讓學習者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以期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從而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活動。情景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驗證、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學習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創設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經過多年的探索,我認為可以通過如下方法創設教學情境。
一、操作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根據兒童愛玩的天性,圍繞教學內容創設實際操作情境,讓學生運用實物、學具等擺一擺、移一移、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獲取直接經驗,建構新知識。這種策略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同時,實現了數學的“再創造”。
二、媒體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因為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這樣的特點,具有許多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這些特性與功能是其他媒體(例如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電視等)所不具備或是不完全具備的。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中心,把語音處理技術、圖象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語音信號、圖象信號先通過模數轉換變成統一的數字信號,這樣作以后,計算機就可以很方便地對它們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還可以查詢、檢索。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利用影視、攝像和媒體網絡把眼前生活中不便展示的問題情境呈現出來,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奇妙的情境中,既能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又能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競賽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
小學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總是希望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承認,得到較好的評價。在這種爭強好勝心理的支配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時、適度采用競賽等方法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可以使學生增強自信心,從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在數學課堂上創設這樣的競爭情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而且學習效果也很好。課堂上,老師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成績比較平均的小組。小組成員上課守紀律、會聽講、會提問、會思考、會合作、會交流,就獎勵他們。課尾,評出優勝小組,分別為:冠軍組、亞軍組和季軍組。老師和全班同學向獲得冠、亞、季軍的小組鼓掌表示祝賀,獲獎小組成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快樂和喜悅的心情。然后對表現不夠好的小組進行鼓勵,并提出希望和要求。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小組之間進行比賽,比哪個小組會聽課,哪個小組會合作,哪個小組學得好。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種形式,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也很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
總之,數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將學生置于樂觀的情感中,不僅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和旺盛的精力進行學習,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2011版《 數學課程標準》
[2]李吉林著.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
[3]林黎珍.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數學探究需求[J].才智.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