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華
摘 要 大數據時代已經以不可逆轉之勢到來,改變了傳媒行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也改變了紙媒新聞采編各項工作。這在為傳統紙媒實現新突破創造契機的同時,也向傳統紙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紙媒機構要充分正視這一發展形勢,要立足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充分做好新聞采編工作,為推動傳媒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新聞采編;難點;提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1-0002-02
最早指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
當前,大數據(big data)一詞被更廣泛、更頻繁地提及,人們通常用它來描述和界定信息爆炸時代所產生的海量數據,并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大數據時代為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引發了包括傳媒在內的各個領域的系列變革。
以紙媒的重要流程和環節之一——新聞采編為例,采編工作的理念、內容和流程都隨之進行了重要調整。紙媒機構更應積極正視這種變化,通過有效舉措來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1 大數據時代紙媒新聞采編工作發生重大改變
大數據是指儲存于各種空間及網絡的海量數據信息,不僅包括通常意義上的結構型數據,也包括文本、圖片等其他形式存在一切非數據型結構信息。
當前,在大數據技術的強勁沖擊下,傳媒行業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最突出、最明顯的變化是大數據技術為媒介搭建起互動式的信息平臺,實現了對受眾的數據化分析,切實提升了受眾反饋的價值度,加速了媒介轉型。
傳媒行業由“內容視角”轉向“讀者視角”,由“文字描述”轉向“數據說話”,最終走上了“數據為主、服務為王”的發展道路。在大數據技術對媒介環境的變革中,新聞價值和新聞質量的評判體系被打破重構。傳統紙媒不斷尋求跨界合作,立足數據實現新突破的發展傾向愈加明顯,對數據專業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
當然,傳統紙媒在享受到大數據所帶來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時,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來自大數據的壓力與挑戰。在紙媒新聞采編工作中,要順應時代發展形勢,在新聞采編的理念上和技術上進行充分調整,努力提高信息素養,不斷提高數據技術,創作出更多的新聞精品,以適應大數據浪潮所帶來的巨大變革。
2 大數據時代紙媒新聞采編工作的新特點
大數據時代最顯著的特點被歸納為數據量大(Volume)、數據類型多樣(Variety)、數據生成快速(Velocity)和數據價值大但密度低(Value),這幾個明顯特征給紙媒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新的影響。
2.1 采編流程的重構
新聞采編的流程圍繞數據的收集、挖掘和解釋進行重構。紙媒新聞報道本身十分注重真實可信,最常采用的做法就是使用數據。
新聞學者菲利普·邁耶由此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精確新聞”的說法,強調應運用調查、內容分析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數據,最大限度地避免報道的主觀性和可能的錯誤。
大數據時代正好迎合了新聞報道在這方面的需求,整個新聞采編工作甚至立足于數據的搜集、挖掘和分析進行了重新調整和改造。
可以說,數據已經并不只是一種單純的新聞創作技巧和手段,它甚至是整個新聞采編工作的基石。
2.2 強調讀者體驗
新聞采編更重視讀者體驗。在大數據時代,讀者對信息的閱讀狀態都能夠通過數據反應出來。經過挖掘和分析數據后能夠充分了解到讀者的閱讀傾向、閱讀頻率、閱讀興趣點,并可以據此對新聞采編等一系列工作進行調整。相對于傳統的紙媒新聞采編,采編人員僅憑借自身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判斷并完成采編工作,很難精準對接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而更有針對性、更重視讀者的閱讀體驗,追求新聞信息傳播的互動性,解讀數據分析的結果,以引導讀者理解新聞事實,這是步入大數據時代之后,紙媒新聞采編發展的又一趨勢。
2.3 實現可預測
紙媒新聞采編更重視對新聞事件的預測。傳統紙媒新聞采編對于新聞線索和資料進行搜集、整理,最終完成整個新聞報道;但大數據時代,通過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最終能夠對新聞事件的最終走向做出準確率較高的預測性報。這樣的預判雖然并不能百分之百準確,卻能夠對一定范圍內的閱讀人群產生影響,如經濟類、政策類等方面的新聞報道。這也是大數據時代紙媒新聞采編所發生的新變化。
3 大數據時代紙媒新聞采編的提升策略
大數據時代紙媒新聞采編發展有重大調整,新聞機構和采編人員除基本的職業素養和技能之外,還要具備與數據時代相匹配的軟硬件條件。
3.1 創新工作理念
理念創新是大數據時代做好紙媒新聞采編的重要前提。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紙媒新聞采編要努力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調整工作方向,積極采用新的采編方法和策略,注重對大數據的分析利用,滿足新的采編要求,以篩選出最有價值的數據,在新聞生產和傳播過程中充分運用。
3.2 更新技術設備
技術先進是大數據時代做好紙媒新聞采編的物質基礎。大數據的實現必須有先進的技術支持,如,云計算技術、完備的數據處理分析軟件、信息存儲數據庫等等,以便于相關的數據挖據、分析等工作的開展,如此方能達到新時期新聞采編工作的要求。紙媒機構可以依據現實情況,對新聞采編系統逐步進行升級完善,為新聞采編提供有力保障。
3.3 高效利用技術
利用高效是大數據時代做好紙媒新聞采編的技術支撐。科技的進步是永恒的發展動力,在大數據時代先進的數據技術將原有的人力從海量的文字、圖片和視頻中解放出來,如云計算、商業智能、標簽云、空間信息流等等,只需要借助這些先進的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檢索和整理,就能夠相對輕松地獲得數據挖掘和分析的結果,新聞制作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3.4 強化采編能力
隊伍優秀是大數據時代做好紙媒新聞采編的人力保障。
一方面,要加強對采編人員的在職培訓。通過開展講座、培訓活動,幫助他們加深對大數據時代和相關技術的理解和運用,鼓勵和引導他們主動去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提高他們對數據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實現新聞采編工作目標。
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合理獎評和激勵機制。公平客觀的激勵機制,使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所在,能夠更好地激發采編人員的工作熱情,使他們更樂于投身到這個火熱的數據時代,完成和履行作為媒體人所應承擔的重大社會使命。
在大數據時代,傳媒行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傳統紙媒新聞采編面對著新的發展考驗和機遇,采編工作的理念、立足點和工作流程也相應地進行了調整。面對當前日趨激烈的競爭,紙媒機構要努力適應,不斷促進新聞采編方式方法轉變,切實提高紙媒新聞采編效能,為推動新聞傳播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露歌,賈志甜.大數據背景下新聞生產方式的變革與趨勢[J].新聞知識,2015(5):29-30.
[2]丁潔.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報紙采編探討[J].新聞傳播,2015(12):68-69.
[3]林小生.淺談大數據時代下新聞采編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新聞傳播,20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