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雪
[摘 要]興趣是學好數學知識的前提,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然而長期以來,數學的邏輯性、抽象性與概括性,使得正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越發覺得枯燥乏味,從而削弱乃至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培養
一、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消除疲勞。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等領域中的數學蘊涵著豐富的教學因素,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的利用數學的美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如:楊輝三角,從表面上看是一堆枯燥數據,但從數學的內在美可以發現嚴整的排列中有優美均勻規律。在教學中進行數學美的滲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可以啟發學生的思想,開闊學生的視野。
2.提高課堂效率。興趣有助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提高課堂效率。動機是推動人去從事某種活動或行動的原因。動機的產生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人的各種需要,外因是那些能夠滿足需要的事物。從內因來看,人的任何行為的動機都是在需要基礎上產生的,都是為了直接或間接地滿足某種需要;從外因來看,單有需要還不足以產生動機,只有當需要和能夠滿足需要的事物同時存在時,人才會產生動機并付諸于行動。
3.發展學生想象能力。亞里士多德作過這樣精辟的闡述:“思維是從問題驚訝開始”。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之間創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去。教學實踐證明,新穎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如何有效的培養和技法學生的學習興趣
1.用教師的“愛心”。作為一名教師,理解和尊重學生是最起碼的職業操守。同時,在生活上、心理上、思想品德上及成長道路上給予貼切的關心、關愛。兒童的情緒、情感處于急劇發展時期,情緒狀態帶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鳴。如果我們平等對待他們,把微笑帶給他們,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信賴帶給他們,就能在他們心目中建立起可親、可敬的形象,以喚起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解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愛心來感染學生,給他們一張笑臉,一顆誠心,一份真情。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關系,教師要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課外生活,和他們多談談話,拉家常,多了解學生的情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認為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生活上傾聽者,遇到困難的解惑者。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熱愛學生,不僅僅是關心學生的學習,更要從學生的生活上思想上關心他們。這樣才會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對你所教的數學課產生興趣,才會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將情感轉移到喜歡學習數學這門學科上。
2.在具體情境中學習。學生都喜歡情境式的教學,尤其是小學課堂,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學生不會感到陌生,這是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策略之一。
創設故事情景。對于低年級的兒童而言,故事易于調動學生的興趣,若能把課堂的數學知識編成故事或融入學生能親身經歷的真實情境中,小孩子的情緒最易受到情境的感染而陶醉。興趣也提高了,課堂也活躍了,通常都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創設游戲的教學情境,把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樣對小學生來說,學習便不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而一件與快樂聯系在一起的趣事。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積極努力學習。
利用游戲情境不僅兒童能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學習中去,而且又能使學生感知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也得到訓練與培養,收益頗豐。
創設問題情景。興趣和問題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問題可以激發興趣,另一方面興趣可以引導發現問題。數學家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感興趣,就是由他中學時的一位數學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激發起來的。凡是有經驗的教師都善于創造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學生的精力充沛、精神飽滿,注意力也較集中,是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時機。
3.運用多媒體。隨著21世紀步入信息時代,網絡信息四通八達,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課堂中的廣泛運用,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帶來了許多契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幾何圖形是比較抽象的,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求比較高,再加上小學生缺乏實際經驗,智力還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階段,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十分困難。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可以通過實物演示,讓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地理解數學知識。
如在體積概念的教學中,一位教師就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在水槽內放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往杯子里放入一個石塊,水就溢出來一些,說明石塊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間;再用兩個裝有同樣多水的杯子,把兩個大小不同的石塊放入杯中,水面升起高度不同,說明大物體占空間大,小物體占空間小……由此概括出體積概念來。多媒體動感的畫面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驟增,思維活躍,很容易接受老師傳授的新知識,難點問題迎刃而解。
三、結語
總之,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的作用是顯著的,在教學內容、過程方法及情感態度的設計中要靈活,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選擇適合的方法或策略,變枯燥的知識為趣味的知識,這樣便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這種課堂中學習的學生學的愉悅,教師教得也輕松。
參考文獻:
[1]黃兆巒.英國基礎教育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啟示[J].廣東教育教研,2006,(8).
[2]覃小平.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J].廣角要聞.
[3]張萬沖.點燃興趣之火-輔導小學數學興趣小組經驗淺談[J].教育實踐.
[4]劉忠智、張曉霞.數學教學實施指南(小學卷)[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4.
[5]馬東明、劉效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管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1).
[6]鄭家洪.讓數學課堂充滿魅力[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7]劉啟蘭.學好數學重在激發學習興趣[J].小學時代教師,2009,(3).
[8]楊保珍.小學生對數學興趣的調查研究.學科教育中國校外教育理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