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改文
摘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孩子們識字寫字、用詞造句、選材構思、思維邏輯等的綜合訓練,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孩子們的語文水平。小學作文教學主要承擔著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指導他們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的任務,同時也要使學生受到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
新課標講求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語文寫作,正是將學生所學文字語言、在生活中獲得的感受、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轉換為書面文字表述的一個過程,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但一直以來,寫作教學的效果參差不齊,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揮。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從多方面探討如何有效開展寫作教學,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情充滿著好奇,但是好奇心保持的時間又很短,這就要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同時又要維持學生寫作的興趣。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才能夠進行寫作,在寫作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的文章才會更加的真實感人。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相關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游戲教學,引導學生寫“一次游戲”作文,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部分非常的喜歡玩游戲,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并充分的利用。如,可以和學生們一起玩“貼鼻子”游戲,即在黑板上畫一個小人頭,但是沒有鼻子,鼻子是需要學生們自己貼上去的,然后鼓勵班里的學生積極的參與游戲,用自己的掌聲作為學生貼鼻子的指引,如果學生的鼻子貼的靠近鼻子,那么掌聲就大一點,如果遠離鼻子部位,掌聲就小點,這位上臺貼鼻子的同學是需要蒙著眼睛的。游戲完成后,教師要給予恰當的指導,和學生們一起交流,讓沒有貼鼻子的同學和貼鼻子的同學分別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提醒學生這篇文章的寫作重點是交代清楚游戲的過程,在具體的寫作中可以加入適當的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使得自己的文章更加的生動感人,讓讀者一看便知道游戲是如何開展的,當時游戲開展的場面如何讓同學們有做游戲的沖動。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盡管處于小學階段學生無法理解到這個深度,但是可以讓他們去觀察生活中的直觀細節,用所學的詞匯表達出內心真摯的情感。因此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學會寫作的基礎,因為只有有感而發的作品才是有意義的文字。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所以,“生活是作文之本。”然而,小學生的生活范圍是很窄的,這種狹窄的生活范圍容易造成學生感悟上的麻木和不敏感。因此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認知能力,讓他們能從身邊人、瑣碎事中感悟到不平常,找出一點使人心動的東西來。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以正確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因而,引導學生學會真實的寫作首先是要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教師要加以恰當的引導,引導他們在寫作文時把所見到,所聽到,所感受到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運用文字和文章表達出來。能在大量的以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和心理情感為中心的寫作中發展和提高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把作文變成讓學生感興趣的一樣東西,讓學生愛寫,并能通過作文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出自己的內心世界。
三、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加入閱讀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寫作的素材除了可以來自生活之外,閱讀也是一大來源,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小學生的人生經歷有限,而閱讀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摘抄一些優美的句子,并學習一些寫作的手法和技巧。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引入一些課外的故事,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同時布置一些課外的閱讀作業,并要求家長一起參與,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檢查。還有,教師在進行閱讀材料選擇的時候要有針對性,選擇一些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正面的文章。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帶有圖畫的童話或者語言故事,或者是一些成語故事等等,既能讓小學生獲得知識,還能從閱讀中得到樂趣。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中外名著,例如《三國演義》、《飄》、《簡愛》等等,讓小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歷史的變遷和小說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同時教師可以盡量豐富閱讀內容,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等等,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也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對于學生的寫作是非常有利的。
四、做好作文的評改工作
雖然寫作文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但是批改作文上的難度卻更大。如果教師詳細的批改學生的作文,不僅會加大工作量,同時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如果只是簡單的進行修改,很容易降低教學的效果。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就可以采取自主評改與相互評改的方法。在自主評改中可以轉變學生的被動地位,同時也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通過教會學生評改的方法,以此來檢驗自己的寫作。對于相互評改來說,就可以采取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修改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評改的質量。
結語:
小學語文寫作是檢驗學生語言學習成果的重要標準,培養小學生的寫作靈感是提高其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靈感來源于生活,小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己對生活的敏感程度,做一個有心人,不斷閱讀,同時,教師也要以更加輕松活潑的教學氣氛調動學生積極的寫作情感,抓住學生一瞬間的寫作靈感,從而培養他們的寫作欲望和能力,為將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董海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研究[J].新校園:閱讀版,2016(10).
[2]巴桑.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00082-00082.
[3]嘎珍.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研究[J].科研,2016(10):00095-0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