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金山
摘要:情景教學是提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關鍵點,以當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工作開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寫作教學經驗,以人教版教材內容為例,對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以期起到提升寫作教學質量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情景教學法;學生
語文作為必修課程,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扎實文化基礎構建語文語言框架,而且還能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文字表達能力。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而情景教學作為全新教育方法能夠實現預期教學目標,解決現存教學問題。當前如何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已經成為教師群體廣泛熱議的話題。
1.現階段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
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到師生的熱切關注。但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致使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工作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其一,許多高中語文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學思想一時之間沒能轉換過來,部分教師甚至早已形成思維定式,在寫作教學活動中僅靠以往的教育經驗,過于關注中考作文題型的解析,無形中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1]。其二,在作文教學中,部分教師過度關注寫作技巧的解析,忽視了寫作情感的激發,導致班級中許多學生書寫的作文缺乏情感元素,對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十分不利。從學生上交的作文中我們能夠看出,套話非常多,情節銜接生硬,胡編亂造現象嚴重。其三,初中生缺乏寫作興趣,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學生恐慌寫作訓練,教師不知從何下手,這一問題若是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寫作教育效果。學生與教師缺乏應有的互動,交流不暢通,寫作教學工作長期停滯不前,與教育改革主張相悖。其四,應試教育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形式十分單一,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會感到枯燥無聊。基于此問題,教師必須要轉換教育思想,巧用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為學生構建優質的寫作環境,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扎實基礎。
2.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2.1應用情景,突出目標
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借助語言敘述、背景音樂烘托氛圍、實物展示、場景還原等手法來構建教材中講述的情境,從而全面深化學生對文章情感的體驗與理解,無形中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巧用情景教學突出教學目標,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指明方向。初中教育階段語文作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在解讀寫作要求后,融合個人情感,寫作出一篇情感豐富、語言風趣幽默的作文。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積極構建語言情境,引導學生走進作文的世界,按照作文寫作要求,結合自我真實感受,寫出一篇能夠引起他人情感共鳴的作文[2]。
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春》這一課時,本意想要描述春天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景象。基于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照作者的敘事手法,回想自己印象中春天萬物復蘇的景象。要求學生以《春》為題,書寫一篇自己眼中多姿多彩的春之美。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引導學生積累好的詞與句子,不僅能夠陶治學生的心靈,鍛煉學生發現美的能力,還能有效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2.2應用情景,滲透情感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情感滲透作為必不可少的一環,缺乏情感元素的作文只會令人感到無趣。因此,教師需要構建寫作情景,引導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實現情景交融目標,深化對文章思想的理解,并結合所思所想進行作文創作。
如:在寫作“我與父親的故事”這篇作文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拼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中四次描述父親的背影,卻沒有寫父親的正面,用意何在。如《背影》中“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等。
在學生體驗到作者的寫作用意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父親發生的趣事或是印象深刻的事,使學生真實感受到父愛的無私與偉大。如此一來,學生將在懷揣對父親滿滿愛意的狀態下寫作,自然而然的將情感元素融入寫作中。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增加一些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及語言描寫,從而不斷增加寫作含金量。
2.3應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寫作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依據教材內容,構建與之相對的寫作訓練情景,借助畫面、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將寫作訓練轉換成更為形象具體的知識,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寫作欲望,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又能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3]。如:在講解有關“黃河”的寫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黃河的視頻,借助影片為學生展示黃河奔騰不息的景象,再配合播放一些激昂振奮人心的音樂,使學生更快融入到學習情境中,從而有效解決以往寫作存在的問題。
2.4注重觀察,發展能力
眾所周知,文學作品的創作靈感皆來自現實生活,源自作者自身的成長環境、生活閱歷及生活中的趣味奇事。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發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并為學生定期介紹一些素材。如:米勒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他生于農家,以畫謀生,但是他的畫卻經常滯銷賣。生活所迫,他只好離開巴黎,住到鄉下。在農村,他依然未能擺脫貧困,但美麗的大自然、淳樸的農民和農家生活,激起了畫家的創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艱難,堅持創作,最后創作出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此事例告知我們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坎坷,不怕困難、挫折,努力奮斗,定能書寫輝煌的人生。為了能夠“下筆如有神”,學生必須要提升文化修養,并注重觀察生活現象,從而不斷提升寫作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寫作能力并不是短時間可以形成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指導。語文教師需要堅定信念,在教學中巧用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寫作欲望。在學生寫作時給予學生專業的指導,有意識強化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銀紅.芻議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7,(09):39.
[2]劉曉琴.創設教學情境,實現有效教學——談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0):142-143.
[3]楊志文.試論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情景教學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6,(19):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