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的推動下,初中語文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均得到了不斷的優化與創新。自主學習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教學模式,學生借此可以獲取更多語文知識,而課堂提問則能有效促進學生進行獨立積極的思考。本文以廈門市啟明學校(工讀學校)為例,就如何立足學情,以問促學提升工讀學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進行系統闡述。
關鍵詞:課堂提問;初中;工讀學生;語文;認知程度;教學有效性
語文教學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的創新也愈來愈得到教師的重視。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教學模式,在工讀學校里,語文教師尤其應該立足學情,不斷提高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有效性,從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 從學情出發,培養學生自學意識
廈門市啟明學校作為一所工讀學校,其學生來源主要為有嚴重不良行為但尚未違法犯罪的初中生,不少學生都因長期輟學而導致行為、學習雙差。受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程度及學習心理、學習技能等因素影響,其自主能力方面均客觀地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并且這些差異因素,也會影響到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及接受能力,進而也會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自學效果出現較大差異。
因此,筆者一直致力于立足學情來培養這些工讀學生的自學能力。如針對那些自學意識、自學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本人為其安排一些閱讀理解的自學內容,并鼓勵他們對閱讀的核心內容、思想進行自主分析與理解。而對那些自學意識、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本人則指導其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生字鼓勵其進行自主辨識。而自主學習的內容,也主要集中在自然風光、先烈故事等美文方面,以此來激發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興趣與激情。
二、 從疑問著手,激發學生自學興趣
課堂提問既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不同認知程度的主要渠道,更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育工讀學生的過程中更是如此。如在《賣油翁》教學前,筆者結合課文中知識點、難點為工讀學生創設了幾個疑問:“賣油翁為什么‘睨之、‘但微頷之?與其地位、身份是否相吻合?”,在創設疑問的同時,我還指導他們根據這些疑問進行自主預習、自問自答,實踐證明,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工讀生”的自學能力。與此同時,我在進行課堂提問環節時,也盡量為工讀學生創設更多的“提問”氛圍,以此來激發、培養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如針對“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要適當加大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了解其“不敢”回答問題的原因,并根據原因來為他們設計更符合他們心理特征、學習特點的提問內容或提問技巧。教師還需擅長結合自主學習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提問環境,使學生能夠充分結合自身學習內容去進行“互動性”、“交流性”、“探討性”的回答問題,使其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提問環節之中感受到更多的學習樂趣,進而才能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其自學能力。
三、 從延展講解出發,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課堂提問教學最終的目的就是能夠促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自主釋疑來解決更多的語文問題,提升自身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所以,為了全面提高工讀學生的自學能力,語文教師應該學會借助提出問題來對工讀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如分析他們對課文掌握的情況、知識理解的情況以及自學的情況等,借此對工讀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學。同時,語文教學還應更多地關注工讀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針對這些共性問題予以延展性講解,使所有的學生能夠真正地通過自主學習來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另外,教師也應借助這些工讀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適當地進行延展提問,或是創設、“生成”一些新問題,使工讀生能夠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斷調整自主學習方法、策略,使之能夠自主地去解決原有存在問題,進而達到“以問促學”的教學目的。如《故鄉》教學時,很多工讀生無法理解課文中各種關于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描寫的內容;這既與工讀生缺乏藝術抽象思維與審美能力有關,也與其缺乏豐富的語言、詞匯有關,進而導致一些工讀生無法對“閏土”在神情、性格等方面的變化進行抽象化理解。于是,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了完整的板書設計,使學生能夠對一個人外貌的變化進行更為直觀的了解;然后,再向學生提問:“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中年閏土的變化呢?”,組織、鼓勵學生自主回答問題,并運用自己的思維想象能力、口語表達技巧進行相關問題的回答。
實踐表明,學生在觀看相關幻燈片之余,均能夠對《故鄉》中一草一木和閏土從相貌到性格的變化,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其在回答上述問題時,也更加輕松,并在熱烈的、輕松的“問”、“答”互動教學氛圍中,積極回答、踴躍參與。實踐證明,在此類結合學情的延展性提問過程中,既可以強化工讀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效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同時也有效地強化了課堂提問與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培養、提升工讀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既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要結合實際學情,更要善于為工讀學生創設更多、更符合他們自身個性特點和學習特點的個性化提問環境,同時不斷創設和優化教學模式,以此來激發工讀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激情,使之能夠在提問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為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奠定基礎。故此,立足學情,以問促學是提升工讀學生課堂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陳丹妮.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J].語文學刊,2014(15).
[2] 張豆英.課堂提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探討[J].學周進,2017(14).
[3] 龍玲,周玉觀,鄧李梅.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亞太教育,2016(34).
[4] 安愛軍.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技能的研究[J].學周刊,2016(36).
[5] 劉輝.初中語文課堂激勵性口頭評價對學生的影響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2).
作者簡介:
周秋萍,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啟明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