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梅??
摘要:課堂教學如果方法呆板了,手段單一了,課堂就會出現沉悶現象。因此,我們要不斷活化教學,讓課堂充滿生機。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力課堂;打造策略
多數情況下,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都習慣于照著預設的思路展開。這樣做,確實能夠保證課堂的有序進行。但是,我們都知道,學生是鮮活的,而學生的這種鮮活的生命力是在教學活動這一平臺上蓬勃著的。如果我們課堂上總是想方設法對學生和教學活動等諸要素進行規范,這就難免會讓自己鉆進套子之中。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切實尊重課堂的應有狀態,圍繞一種自然的心態,大膽嘗試,力爭讓課堂煥發出活力來。那么,小學語文課該如何順勢而為,讓課堂呈現出活力呢?
一、 盤活資源,敢于嘗試,激起學生熱情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做什么事情一般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的。這一點在他們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因此,上課時我們教師就要從滿足學生的性子來想點子、做文章。從現有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來看,筆者認為,要將這些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給有效的結合起來,創設一定的情境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實踐證明,就目前而言,采用情境方式進行教學確實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傾向,在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般而言,我們對于這方面的情境創設是通過角色扮演、動畫欣賞、電影片段等方式來進行。這樣做確實能夠增強活動的新鮮感,使可能原本機械、無味的一些教學環節變得活潑而富有生動性。特別是在課堂導入環節,這些模擬的場景、刺激的動畫都能做到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心。但是無論什么東西,經常性的采用了,就會讓人感到習以為常從而不以為然甚至是令人生厭。這樣經過自己反反復復打磨的東西最終也將淪落為一種形式、一種擺設而已。因此,就課堂導入環節,我們還可以另辟蹊徑,大膽嘗試新的做法。
比如,課堂導語放給學生來設計行不行?筆者就這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在學習每一個新的單元課文前,布置學生自己設計導語。要求學生任意選取本單元的其中一篇或多篇或全部課文,來進行導語設計。最后對導語設計被采用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他們要做好這點,不經一番探究是很難實現的。這樣經過幾輪的試行,學生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這種嘗試是成功的。
二、 豐富手段,滿足愿望,激發學生參與
就小學生而言,雖然他們對一些新奇的東西有著成年人所沒有的好奇心,但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等方面的因素,他們對某一事物或者活動所表現出來的注意力是比較短暫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要采取靈活多變的策略,不間斷的激發他們。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讓他們活潑好動、善于模仿、樂于表現的性格得到充分而有效的發揮。
《花瓣飄香》這一篇課文,就語言來說,是情真真意切切的。據此,我們不妨安排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當然,要保證這一活動的質量,首先是多數學生已經達到了熟讀的要求。為讓多數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來進行。這樣的活動安排,一方面可以將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給充分的調動起來,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入境入情;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多組多人次參與的活動,可以對小女孩充滿純樸、蘊含摯愛的話語進行充分的體會,從而讓學生積淀語感。
這樣的設計,沒有什么刻意為之的痕跡,完全是根據文章的特點來安排的。而這種活動的安排形式也是常態化的,但是這種活動形式是抓住了學生好表現的天性。在學生幾乎全員參與的情況下,他們會用他們的眼睛和耳朵認真地去觀察和傾聽,最終誰表現得好,自己表現如何,都是有自己的定位的。所以說,教學中我們要多采用一些“表演”、多做一些游戲,多舉行一些簡單易行的比賽,來滿足學生的心理激發他們主動參與,這樣學生又怎能走神甚至是生厭呢?
三、 多元評價,喚醒心智,激勵學生向上
無論怎樣的課堂活動,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所思所愿來進行。要想讓教學活動自然而又能有序地進行,這就離不開合乎情境的評價。只是這里的評價盡量要做到恰到好處。因為,只有這樣的評價手段,才能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細雨般的滋潤。事實上,評價工作做好了,還能激勵學生不斷向未知的高度沖擊。
一般地,對于小學生的評價,我們可選擇的方式有很多。而且,這些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優越性。比如說,你會意的一笑,你有力瀟灑的一個大拇指……這些都是,并且都管用。而我們教師平日里經常采用的,多是話語性評價。所以,這里,筆者重點說一下語言性評價。
在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活動時,比如聊聊春節,我們該怎樣引導他們進行這方面的活動呢?這就要從兩個方面來做:一是怎么才能讓學生打心里想說;另一則是讓他們知道該怎樣去說。這其間,教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也離不開教師的評價。由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遍欠缺,這時候我們對他們進行的評價,就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在肯定他們的表現時,我們還要向他們指出,說話首要的是禮貌,因為這是對人的一種最起碼的尊重;要有條理,要盡量把話給說清楚,使對方聽得懂……這些評價既激勵了學生,又使他們認識到不足,樂于接受又不斷向上。
以上所述,只是筆者在潛心課堂教學時所作的一些嘗試,難免會有一些不到之處。但無論怎樣,我都會視其為一個開始。這樣,我就能意識到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相信,只要自己敢于摸索,敢于實踐,就一定能讓自己的課堂富有生氣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 趙曉文.“不經意的精彩”[J].行知論壇,2017(6):41.
[2] 馮衛東.“發現與發展了,才是‘真學的發生”[J].江蘇教育,2016(7~8):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