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妍??
摘要:本文對在“小集體創優,一幫一進步”的學習氛圍中如何轉化小學英語學困生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需要從三個方面展開教學,提升小組合作力度,增強學優生對學困生的帶領程度,共同進步。
關鍵詞:小集體創優;一幫一;轉化;學困生
新課程背景下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進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還非常陌生,語言環境影響力不足,因此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為此教師經過不斷地研究和論證,最后確定在小集體創優,一幫一進步的學習氛圍下讓學困生的英語學習得到轉化和加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此種模式還在進一步探索過程中,以下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 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新課程改革之后和傳統的課堂相對比,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以往課堂上教師枯燥的講解,學生被動學習,因此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最后造成英語學困生的人數越來越多,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對于這種問題,教師們經過長時間的分析和探索,研究出小集體創優,一幫一進步的教學模式,這是一種自主學習的方式,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信心參與到互動學習活動中。在互動和小組合作學習氛圍下,由于好強心理的驅使小學生可以展現自己良好的一面,努力比拼,競爭意識越來越強烈。在此情況下教師還可以每周每月都評出最優小組以及強強組合。在一幫一互助的學習中,學生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幫扶,也相互管制,相互監督,不僅僅建立起了友誼,同時也讓學生的學習態度得到更好的轉變。小集體創優和一幫一進步模式,極大地發揮出小組的主體性優勢。從以前的要我學變成現在的我要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質,同時也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被培養起來。例如,在“At the zoo”的學習過程中,首先在warm up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熱身,可以使用listen and guess做游戲,老師描述動物的外貌特征,學生們猜動物。主要是為了激活學生已有知識,激發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語言學習做鋪墊。如:Long nose, four feet, big body, long teeth 猜一猜這是什么?學生在經過思考之后會爭先恐后地回答“elephants”這種競猜游戲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每一個小組都進行搶答,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組有下一個游戲的選擇權利。由此在小集體創優過程中,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在氣氛的帶動下,自己也能夠對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并作出回答。
二、 以優帶困,強化尖子生的責任意識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都是獨立進行的,因此也習慣自我學習,相互之間缺少交流和溝通,盡管一些學優生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但是還存在超自我的一面,對其他學困生的學習視而不見。學困生在遇到問題之后無人詢問,害怕被拒絕,對教師也存在膽怯心理,長期如此就會出現學習態度非常差的現象,并且對英語的興趣也逐漸消失,這樣的惡性循環會導致學生學習的效果越來越差。問本身是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要想解決學困生和學優生之間的矛盾就可以發揮一幫一的作用,優等生帶動學困生,相互幫扶,給予優等生一定的責任,從關心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肩負起為小組成員布置學習任務以及講解問題的責任。無論在態度上還是在求知上都需要做好榜樣帶頭示范,幫助同學一起進步,以小組的共同榮譽為自我榮譽,在組長的長期帶領之下,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積極,增強了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并且也愿意在小組當中展示自己,努力表現自己。
例如,在學習“My friends”的過程中,優等生可以帶領學困生一起對句型以及英語學習重點進行練習和分析,話題可以從外貌和愛好等方面入手。例如,My good friend is deng weiqi, he likes to eat all kinds of delicious food, and has a pair of round big eyes.由此學困生能夠了解到怎樣去描述自己的friends,自己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使用此種句型練習。相互帶領相互幫助,才能夠獲得集體成績,并且提升集體榮譽感。
三、 獎懲分明,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
以往的教學狀態為教師講,學生聽,這樣也就是說,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習什么,因此學生無主動選擇的權利,久而久之,學生在頭腦中認為自己只要認真聽講即可,對教師充滿了多方面的信任,沒有任何疑問,在此種情況下學生的腦筋被銹蝕,也更加懶惰,不愛思考,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這樣課堂就不再是學生進行自我能力展現的舞臺,這也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使用小組小集體的教學方式,學生一幫一的學習中可以進行小組的分析和討論,教師選擇一個話題讓學生進行小組展示,做好小組比拼。一幫一和一比一的情況能夠展示出更好的競爭狀態。在競爭中教師發現學生存在哪些問題,進而有效地展開指導。要想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需要教師建立起獎懲制度,表現優秀的小組給予獎勵,表現不好的小組進行適當的懲罰,強化各個小組之間的監督力度,在舞臺上小組展示不可出現馬虎的狀態。在課堂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的膽量會得到鍛煉,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強化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力度。例如,教師在講解“What would you like?”的過程中,學習此種類型,話題是食品和飲料,就可以使用小組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每一個小組都扮演成教師的角色在臺上講解,小組之間相互合作爭取能夠將課堂更好地建立起來,讓臺下的小組聽清楚,理解明白,并且增強互動,小組中的學困生在臺上表現的優越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
作者簡介:王君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北關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