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歡明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且好奇心強的特點,其課堂教學氛圍一般比較活躍。但是高年級的課堂上卻出現了“沉默”現象,學生的發言積極性低,導致其課堂氛圍比較沉悶。要打破這一沉默現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需要教師采取合適的教學對策。本文主要以農村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為例,闡述學生出現沉默現象的影響因素,進而探討教師對學生沉默問題的合理解決策略,以期改善高年級數學課的課堂教學現狀,提高數學課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 ?沉默現象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142-02
沉默是課堂教學中比較特殊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教師的實際教學情況。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知識、經驗以及情感的重要過程,但若是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沉默,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反省自身的教學方式,采取有效對策,讓學生愿意和教師對話,活化教學氛圍。尤其是數學課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其思維狀態需處于激化狀態,才能真正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因此,教師針對學生的沉默現象采取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沉默的影響因素
當前數學課上的沉默現象已經逐漸成為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而在農村小學的高年級數學課方面,其沉默現象的影響因素可從以下幾點來談述:
首先,教材因素。在農村小學中,低年級數學學科的教材具有淺顯易懂的特點,而高年級的教材卻相對具有一定難度,其中蘊含著許多知識點,對學生的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更高。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卻缺乏與之相配套的輔助教學工具,導致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也缺少趣味性,其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其次,學生因素。高年級學生的自尊心比較強烈,非常在意身邊的同學和教師對自身的看法,因此在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很難主動回答問題。最后,教師因素。教師在教導高年級學生時,其教學語言并不夠生動活潑,甚至教師的主導權比較強勢,學生的主動性受到壓制,也沒有足夠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想法,導致學生慢慢喪失自信心或者學習興趣,降低了課堂參與度[1]。
二、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課沉默的應對策略
農村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教師要充分重視課堂沉默的問題,積極采取對策,讓學生充滿興致地參與課堂學習,讓數學教學活動在活躍的氛圍下獲得理想的成效。因此,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一)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積極性
教師要消解課堂上的沉默氣氛,就需要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從心理與精神上都能夠感覺到舒適,才能讓教師和學生展開融洽又持久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形成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打破課堂上沉默的現象。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關注學生的表現,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針對課堂知識展開觀察、測量、計算以及交流等等活動。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位置》一課中,教師可以營造輕松民主的氛圍,促使學生產生主動探究的動力,結合教師給出的方向與距離,對物體所在的位置進行確定,并學會使用位置的相關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增加其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能夠自主打破沉默,積極在課堂上表現自己。
(二)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沉默的課堂上,學生更多的是使用眼睛觀看和耳朵聆聽,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卻不多。因此,教師要打破數學課上的沉默氛圍,讓學生敢于開口與教師展開交流,還需要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自主地與他人進行交流[2]。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線繩、圓規和鉛筆頭等等教學輔助工具來進行動手操作,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其良好的創新意識,同時鍛煉其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適當抓住時機提出一些引導思考的課堂問題,促使學生發散思維,在動手的過程中,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答案:“我們在畫圓的時候,都知道一定要拉緊線繩,那么在鉛筆頭旋轉的過程中,線繩的長度會發生變化嗎?”學生在動手操作時,就可以發現從圓心至圓上任何一點,其相互的距離是一致的。
(三)利用數學生活化方式,降低數學學習難度
高年級的數學課相對低年級的數學課具有更大的難度,要求教師能夠采取有效對策,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收獲學習數學的信心,打破數學課上沉默的現象。而數學生活化是比較重要且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法還能將數學問題通過生活情境表現出來,突顯數學知識的實踐性與實用性,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增強其學習數學的動力[3]。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級《百分數》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自主選擇生活化的主題來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如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銀行去了解存款的利率、到商場了解商品打折情況、到稅務局了解稅率等等。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分配小組,共同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增強其參與的興趣。同時,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更容易理解平時比較抽象的內容,降低了學習難度。
結束語
綜上,在農村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沉默現象是一種特殊教學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對其予以重視,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讓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在興趣動力的推動下而自主進行數學思考和問題探究活動,并且主動與教師和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使其在愉快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有效培養良好的數學習慣,并且提高自身的數學知識水平與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參考文獻:
[1]潘欣欣.打破課堂沉默,重建活力課堂[J].華夏教師,2017(21):42-43.
[2]劉燕.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智慧生長的沃土[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7(1):1.
[3]余小紅.打破數學課堂上的消極沉默[J].學苑教育,2017(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