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發明了思維導圖,它是基于放射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把大腦的思維以圖形的方式直觀呈現,使大腦的思維可視化,以幫助理解和記憶信息,提高學習效率。諸多研究已表明,思維導圖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等。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思維導圖和詞匯教學結合起來,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注意詞匯自身的特點及其內部聯系,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 ?詞匯學習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105-01
《義務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已經提高了詞匯量要求,規定小學生應“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然而,小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大多存在很大的困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單詞記憶時進行機械、枯燥的記憶,結果對詞匯的理解程度掌握不夠,不能很好的掌握詞匯的具體運用,從而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建立英語詞匯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一、思維導圖的概述及運用優勢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每一個中心點又可以發散出更多的關節點,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詞匯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單詞記憶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理解單詞的意思,更有效的學會運用單詞,促進語用能力。思維導圖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關鍵詞之間產生清晰的聯想,學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關鍵知識點之間的連接線也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這樣學生就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那些重要的內容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單詞更輕松,讓學習更有樂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詞匯學習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思維導圖和發音規律來記憶單詞。
記憶英語單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然拼讀法,借助音、形相同的詞根、詞綴來記憶,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單純記憶詞根很容易,但通過詞根來拓展記憶就有一定的困難了。這時,我們可以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詞匯的拓展學習。學生將已掌握的詞根或詞綴作為中心點,畫出可以由該詞根或詞綴構成的分支單詞,進一步在分支的基礎上畫出與其相關的更加細化的知識點,進一步對其進行擴展和延伸,挖掘出更多的相關詞匯,學生還可以猜測其他詞匯的大致意思,從而更有效的學習新詞匯,擴大詞匯量。最后,還需要學生認真地對自己所畫的思維導圖進行檢查和完善。
2.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單詞歸類,創建語義場。
每一個英語單詞都歸屬于自己的“家族”,詞匯根據詞性可以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等,根據單詞之間的關系又可以劃分為同義詞、反義詞和上下義詞,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歸納總結,把相同特征的詞匯、意義相近或相反的詞匯進行串聯,形成一個新的整體,畫出這些單詞的思維導圖,更有利于梳理知識結構,提高英語詞匯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
3.創設情境,對單詞進行聯想,建構單詞記憶網絡。
詞匯學習一般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語境,記住某一事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它看作一幅完整的圖像,避免零碎的單詞記憶造成了凌亂和互相干擾的現象,運用思維導圖創設一個情境,充分展開聯想,將零散的詞匯緊密的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單詞網絡,存放于我們大腦中相應的位置,方便未來對詞匯的記憶和提取應用。在情境中記憶單詞,更有利于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對他們進行英語篇章的整體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幫助。
4.聯系生活實際,整合資源,利用思維導圖對詞匯進行整體記憶。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在生活中運用語言,只有通過生活化的語言實踐活動,在操練活動中形成的初步語言技能才有可能逐步內化,從而上升為真正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學習詞匯時,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出發,找出關鍵詞,并結合生活實際,利用思維導圖將與其有聯系的詞匯組成一個記憶網絡結構,合理的整合相關資源,創設真實、自然的語境,引領學生從機械的操練走向靈活的運用。聯系生活實際來記憶單詞,在實踐中感知語言學習的樂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口語交際的欲望。
總之,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積極有效的促進學生記憶單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導圖是采用右腦圖像記憶法,這種記憶方法很多學生不能做到很快的適應,他們在剛開始接觸思維導圖時可能會運用的較慢,需要教師給他們信心,幫助他們堅持下去,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達到英語單詞的最佳記憶效果。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