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冉冉
【摘要】科技的迅猛發展已深刻影響到了當下生活中的方方方面,教育教學尤為如此,因為年輕人對于它的應用更為甚,而它對年輕人產生的影響有積極正面的也有消極負面的。在似乎人人都能“輕易”獲取知識的時代如何正確認識信息化并能運用好信息化手段服務于課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信息化 ?中職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119-01
一、信息化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和學生學習的現狀
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讓知識的習得變成了一件有趣、便利的事,但在此過程中又會伴隨著困擾,如習得的內容太廣泛性而缺乏重點等,就如同現在人人擁有一臺智能手機,它包含了近乎于電腦的絕大多數功能,于是大家能更為方便地獲得遠比打電話、發短信更多內容的服務,另一面卻也產生了選擇困難等問題。中職學生在信息的化需求上是很強烈的,幾乎是離不開,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他們來說是太過抽象而生硬的,信息化可提供給他們的內容更為生動有趣、具象易懂,英語基礎本身就很薄弱的他們更是需要簡單、有趣的形式來習得知識;但中職學生又易沉迷網絡,存在耗費的時間多的情況也是普遍性的,這造成了學業上的不專注甚至是荒廢影響,這是因為他們對于互聯網的使用還不能做到有針對性和有自控性。
二、信息化對英語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信息化的使用讓學生對于學習不再是抵觸心理,讓“學”與“玩”變成了一件可以合一的事情。信息化的手法是多樣的,它包含了文字、圖形、圖片、聲音、圖像,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習慣,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各種感官,從不同方位接收信息,以他們所擅長的學習方式學習,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信息化的表現是多樣和靈活的,各種在線學習、手機APP等讓學生能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的習得,對于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通過回看、群聊討論的方式進行再學習和進一步地探討、研究,充分滿足了不同學習狀態、性格下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3.豐富、拓展學生學習的內容
信息化讓學習內容的獲取更為便利和充沛,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化工具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比使用傳統手段獲得的多得多的知識、觀點……學生可以瀏覽到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各種相關知識的含義、實際運用及效果、各方的評價等等,全面、深入地進行學習。
4.改善教與學的模式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基本定義為教授者和學習者,在互聯網時代下,教與學變得不再那么絕對,而且教師的角色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身份也更為凸顯了。知識習得的廣泛性和便利性觸發和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會比以前有更多機會和能力與老師就知識的理解進行對等的交流、溝通,甚至在其中學生有時會變成教師的角色,大家互相學習;而更多時候老師則需要能夠有效引導好學生、組織好課堂,使得信息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發揮正面作用。
三、信息化如何有效輔助教學
1.課前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布置各類預習工作,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于聽力的練習使用收聽VOA新聞、觀看電影視頻,對于口語的練習使用在線配音,對于語法和寫作的練習使用觀看微課、瀏覽國外網站等,最后進行在線測評和研討。教師利用大數據了解學生的學情,有針對性的設置教學內容和環節、教法。
2.課中
教師引導學生,組織課堂教學,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學習。在課堂上學生就課前預習做出自己的觀點闡述或預測、預判,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自我學習或協同合作學習,比如觀看視頻、引入語料庫(實用性主要在學習單詞、搭配詞語、辨析同義詞、觀察詞序和句法結構等方面體現重要功能)、搭建校園平臺上傳過程性資料等,最后通過PPT等形式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鞏固知識的掌握,促進知識的分享,使全體學生都能受惠。
3.課后
讓學生通過寫微博、錄視頻或音頻、在線練習等形式將所學夯實并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去。比如對于點餐的聽說作業可以以錄下在麥當勞或肯德基英語點餐的過程這一形式進行,寫作可以用英文郵箱寫并發送一封英文郵件形式考查,鼓勵學生使用Skyp、Twiiter等國外通訊工具與更多人用英語交流。
四、反思和思考
1.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如何在課前、課中、課后把握好使用信息化的度很重要。在利用互聯網對英語資源進行延伸學習的環境下,學習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進行學習,與傳統的課堂集中學習相比,教師對教學過程以及學習者的監控權被削減,而學習者則被賦予更大的主動權,這就需要學習者具備一定的自制力,但這恰恰是中職學生普遍缺乏的。所以加強有效時間的控制、學習質量的保證是關鍵。家長的配合督促和測評的趣味性、多樣性、限時性、實時反饋性可作為助力。
2.信息過多干擾學習?;ヂ摼W上信息包羅萬象,學習者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在尋找信息的過程中岔入到其它的信息中從而忘記最初的學習目標。因此,如何排除干擾,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有用信息是利用互聯網英語資源進行延伸學習環境下學習者必須掌握的技能,同時也是教學者面臨的一個任務。
3.對知識的抄襲和淺嘗輒止。網絡的發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滋生懶惰,讓難題可不經思考輕易取得解答,觀點不經論證直接復制引用,對于知識的獲取留于表面、止于片面。
英語課堂教學應把握住新時代的發展,教師能充分運用好信息化手段但又不只依賴于它,把它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真實、有效地服務于實際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劉華琴.“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初探[J].當代職業教育,2016(2):144-145.
[2]王彩云.“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初探[J].教育(文摘版), 2016(2):63-66.
[3]楊川.互聯網教學模式下的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0(3).
[4]王蘊喆.網絡英語閱讀教學發展模式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3).
[5]陶維建.運用互聯網體驗教學,創新中職英語教學活動[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5(2):52-53.
[6]秦安蘭.基于網絡的合作學習與傳統合作學習的比較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