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坤
【摘要】高中美術教材中增加了許多藝術知識,對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最為關注。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對學生審美意識、創新能力以及文化積淀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從欣賞與審美、實踐與構思以及藝術與文化等三個方面探討高中美術教材與美術教學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高中美術 ?美術教材 ?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221-01
現階段,高中美術國家課程中,國家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非常重視,所進行的教學改革與教材改版均是以學科素養為基礎,以學生為本而設計的。因此,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應與教材內容相配合,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創新能力以及文化積淀為目標,依據教材內容作為跳板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一、欣賞與審美
在美術教材中,有設置美術欣賞的知識內容,其中包括中國美術鑒賞與外國美術鑒賞兩部分內容,并分別對中國美術與外國美術史中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進行介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藝術作品的優勢與特點講述給學生,則能夠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了解藝術品的美感,了解更多的藝術知識。
如,在教授學生學習《三度空間的藝術——古代雕塑》這一課程內容時,筆者便向學生講述了關于中國古代雕塑的欣賞標準。首先需要看雕塑的外形是否塑造得體,具有形式美,其次,需要注意雕塑中雕工的雕刻技術是否熟練,能夠恰當地處理雕塑的細節表現。再次,則需要觀察雕塑的用途與雕塑的內容構思是否巧妙。以秦始皇陵的半跪式兵馬俑為例,需要教師告知學生其鑒賞模式,使學生了解相應的鑒賞方法。那么從秦始皇陵的半跪式兵馬俑來看,其人物頭部的刻畫頗為細心,將兵馬俑的發絲也刻畫出來,人物鎧甲上的鉚釘也刻畫的很是仔細,這種半跪式的姿態也頗具儀式感。當筆者講述過這些內容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復述,使學生了解欣賞藝術作品時的要點。之后,再讓學生選擇其他的藝術品進行品評,從而在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二、實踐與構思
在高中美術教材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筆者還會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進行創作構思,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創作想法表達出來,這樣便能夠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加上新的元素,使學生的藝術作品更具有表現力。
如,在為學生講述過《從傳統走向現代——印象派與后印象派》這一內容時,筆者便讓學生根據印象派與后印象派的創作手法或創作特點進行構思,創作自己的作品。一位學生用印象派那種波動的筆觸與線條,用水粉表現出清晨陽光灑滿校園的景象,這種表現方式,突破了學生日常所學的科學嚴謹的造型與構圖,使畫面更為生動,充滿著陽光與色彩相結合的朦朧感。正像是我們回憶的片段,一樣具有斷斷續續朦朧的美感。另一位學生則是用不同顏色的碎紙屑重現梵高的《星夜》,將這些紙屑貼在木板上,形成了一幅完整的裝飾畫,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由此可見,依據美術教材為跳板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以及藝術構思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生突破常規進行藝術創作。如此才能夠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審美理念。
三、藝術與文化
藝術與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藝術也是文化的一種,不論是藝術形式、藝術作品、藝術知識還是藝術手法,均包含在文化之中。所以我們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將與藝術相關的知識傳達給學生,使學生能夠了解相應的藝術類型、藝術特點、藝術形式、藝術作品等等,久而久之,學生的文化積淀便會有所提升。學生通過學習藝術知識,也能夠形成對文化的新理解。將藝術知識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起聯系,還可促進知識的互通與互聯,提高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天上人間——壁畫》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便向學生講述關于壁畫的裝飾性功能。在我國古代,壁畫根據其繪畫的地點不同,分為宗教壁畫、墓室壁畫、石窟壁畫以及宮殿壁畫等類型,這些壁畫均具有裝飾性的特點,能夠將空白的空間裝飾成熱鬧的畫面,形成具有場景性的內容。宗教壁畫以其趣味性與教育性為特點,現存的宗教壁畫中,多為佛教和道教的壁畫內容,將佛教人物或道教人物相關的故事描繪在場景中,還能夠起到傳播教義的作用。當然每種壁畫的形式均有其特色,如墓室壁畫中所描繪的即是向往升天的場景或一些勞作的場面,石窟壁畫中仍以佛教壁畫為主,描繪神佛內容較多。將這些與壁畫內容相關的知識向學生進行講解,有利于學生積累文化知識。同時,這些內容還可與歷史學科中的知識相聯系,將我國的幾處重點壁畫的繪制時間與歷史時期聯系起來,也可幫助學生形成藝術史的結構知識。
總而言之,從高中美術教材內容來看,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文化積淀的培養越來越關注。所以,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也應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注重向學生傳授品鑒藝術作品的方法,讓學生多進行創意構思,并幫學生建立藝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形成大美術概念,使學生將知識脈絡貫穿起來,能夠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李易蔓.高中美術鑒賞單元系列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15-05-18
[2]常雨敏.高中美術鑒賞教材(人美版)分析研究及改進建議[D].河南師范大學,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