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的重點。語文能力是學生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所以培養好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水平,才能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成績。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的閱讀水平呢?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一系列討論,希望能夠對老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興趣培養
閱讀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學生所得到的信息大多是從閱讀中獲得的。閱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無限想象力,有助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對小學生而言,現階段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到他們以后的閱讀習慣,只有在小學奠定堅實的閱讀基礎,才會在初中乃至高中有良好的閱讀水平。因此,語文老師要想盡一切辦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今后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教師要承擔起這個重要角色,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增加學習的動力。所以,要想使語文教學成績提升,就要從教師的角度切入,提高教師教學素質,培養出優秀學生。
(一) 轉變教學思想觀念
傳統的語文課堂是以老師作為課堂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只能在聽老師講解的同時做好課堂隨筆,沒有主動發問權,只能聽之任之。在新課改的影響下,素質教育理念隨之而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進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當中,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放到主要地位。所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用全新的思路去培養學生發展勢在必行。
(二) 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敬業精神
老師要想給學生灌輸一定的知識,那么,首先自己應該對知識有深刻的見解,這樣才能有能力駕馭教材,高瞻遠矚。所以,教師在傳道授業的時候也應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緊跟時代步伐,實現與時俱進。同時,敬業精神也是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切實為學生考慮,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遨游。
二、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任何科目的基礎。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讓他們對學習產生無限熱情,積極參與到與老師的互動中。因此,老師在教學中首先應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歷史名人的事跡,激發學生對古人的敬仰之情;還可以不定期搞一些文化活動,例如:演講比賽、詩朗誦、話劇表演等等,這些都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古文《草船借箭》時,老師可以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文章大意,讓孩子跟著老師的思路前行,實現在快樂中學習。同時,老師在講課時應多設置提問,讓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對回答對的同學給予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同時,還可以開展課外閱讀,拓展學生視野,滿足學生求知欲。
三、 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
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閱讀課時,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分析課文,學生在臺下埋頭筆記,根據老師的要求死記硬背,不會主動動腦分析這篇文章的意義、概念。根據新課改要求,老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只起到引導輔助作用,主要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全新的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留夠充足的時間進行理解性閱讀,不能以自己為中心,忽略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之后,讓學生進行大聲朗誦,放手讓其享受閱讀時光,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并且應有針對性的進行普通話標準訓練,讀課文時應做到吐字清晰、聲音洪亮、富有感情色彩。老師一定不能為了節省時間,將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閱讀,那樣學生就體會不到文章蘊含的真正意義,只會死記硬背。只有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 擴大朗讀訓練面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在誦讀方面進行強化,擴大學生閱讀面積。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記憶時間較短,所以他們對學習的自控能力較弱,在課堂上犯困、精神狀態較差,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如果能營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那產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大不相同。學生會爭先恐后的進行朗讀,教學效果也會有效提升。比如,在教授《難忘的潑水節》的時候,可以就“潑水為什么會發展成為一個節日呢”進行提問,設置懸念,引發學生好奇心。學生就會帶著懸念認真閱讀課文,之后老師可以進行提問,看看哪位同學了解了其中緣由,對回答較好的同學加以鼓勵,提高學生對朗讀的熱情。除了課上朗讀,老師還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朗讀大賽,提升學生朗讀水平,發展學生閱讀能力。
五、 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多媒體在人們生活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將其應用到教學中來,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的特點在于其呈現形式較為直觀,圖文并茂,可以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擴大學生視野,增長見識,豐富多彩的畫面也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在語文閱讀方面,老師可以通過投放朗誦視頻,傳授學生朗誦技巧;也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投放相關影視資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再回歸課本時就有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六、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主要以讀為基本準則,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涉及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比較廣泛,就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現代化科技,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閱讀的熱情,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為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優異的學習成績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付占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J].新課程·小學,2017(7):17-18.
[2]陳紅艷.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187-187.
[3]張雪松.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J].快樂閱讀,2016(12):110-111.
作者簡介:
鄭小麗,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甘泉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