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的地理學習難度并不是很大,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由于知識量大且雜,而且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不是很高,學生在學習時興趣并不是很高,表現在成績上也不是很讓人滿意。新課程理念下提出對地理教學“圖文并茂”的方法,通過結合圖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知識點,同時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本篇文章主要講述探討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開展圖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學。
關鍵詞:新課標;圖文并茂;初中地理;方法
一、 引言
地理在初中的學習中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方面,其中,自然地理所占比重較大,而且在理解起來確實也有一定的困難,各種氣候帶的劃分、溫度的判定以及氣候類型的記憶對學生來說并不是很容易,大部分時間里,如果有可能的話,教師會讓學生通過不斷的背誦來加深記憶,但這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反而會讓學生感到地理學習的枯燥,在學習時越來越不感興趣。初中生的性格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教學時不能過于強勢的逼迫學生做某些事,必須找到合適的辦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初中地理教學現狀
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時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雖然課本中有相應的關于地理知識的圖解,但是由于課本所介紹的知識點很多,而且教師認為學生沒必要進行過于深入的學習,因此教師一般都是在課堂上給學生照著課本進行內容的閱讀,有重點內容讓學生劃下來,或者進行筆記,一節課學生幾乎沒有喘氣的時間,都是目不轉睛的盯著課本才能跟上教師的講課進度,教師一節課不停歇的內容傳授,讓學生在學習過后也無法很快地記住或者消化知識點,因此雖然速度提升了,但是質量卻大大下降,還讓學生的地理學習越來越困難,對待地理學習的態度也不會很端正。如果能在地理課堂中進行相應圖解的配合,就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除了純文字之外看到地理的其他表現形式,而且也能輔助學生理解一些知識點,能讓學生集中精力的同時,做到高效學習地理,這不僅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效率和興趣,以及打好學生地理學習基礎的要求。
三、 新課程理念下開展圖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學方法
開展圖文并茂的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要求教師不忽略課本中關于插圖的介紹和教學,二是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在地理課本之外的有關知識點的地圖特點教師也能進行簡單的勾勒,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地理時越來越得心應手,通過教師的不斷進步也能給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和教師在地理學習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 重視課本中插圖的教學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初中地理課本中已經有了很多的插圖的編入,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簡單的文字介紹,結合插圖的分析,能夠看到更多的知識,但是由于教師長期的錯誤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時也沒有把插圖當做學習的一部分內容,雖然初中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地理對學生來說影響并不是很大,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或者主動去學習地理、分析教師沒有提及的插圖的概念,因此教師的引導必不可少。
在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地理課本中插圖的教導,比如在學習《東南亞》這一節的內容時,課本中的插圖包括東南亞在世界地圖中的位置、東南亞的地形、關于馬六甲海峽的航線以及農作物的分布比較重要的插圖,課本中的文字并沒有把圖片中體現出來的內容一一列式,而且文字中也并沒有體現出這些插圖的關聯性,教師如果單單講文字,學生關于東南亞的了解就會很少,但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圖片來進行講解,讓學生的注意力從文字轉移到圖片中,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很集中,學習到的東西也會更多,東南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氣候類型比較濕熱,以及它的重要交通作用,而地形和氣候則決定了東南亞適合種植天然橡膠、椰子、棕櫚等經濟作物,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東南亞的地形,通過插圖中給出的圖例,總結出東南亞是多山脈、或者是平原為主等地理特點,而且能夠很好的觀察出大多數城市都沿河流分布的特點,并且能夠通過教師的解釋看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都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各個知識,對地理能有新的看法。重視課本中關于插圖的教學對教師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大部分教師對于這些插圖都了然于心,只要給學生進行一定的解釋,就能夠讓學生達到應有的水平,而且也不用教師一個人進行講解而得不到回應,在讓學生觀察相關的插圖的同時,能夠讓學生也參與到課堂中,和教師多一些互動,能夠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二) 提升自己的作圖能力
部分教師由于長期不接觸地理地圖,因此作圖能力大大下降,在教學時單靠課本中的教學無法讓學生把知識點了解全面,而且有時有很多插圖或許抽象,學生在看的時候視野受到限制,十分不方便,看起來也很別扭,這時教師如果能夠自己把一些簡單的地理地圖畫在黑板上供學生觀看,那么學生就能夠更容易理解,而且會由于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對地理學習更加癡迷。比如在學習《東南亞》這一課時時,課本中關于東南亞的具體輪廓沒有介紹,教師就可以通過自己的了解給學生大致描繪一下,讓學生通過輪廓能夠判斷出自己學習過的一些區域,在進行具體的分析時能夠有明確的方向,對學生的地理素養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教師提升自己的作圖能力能夠督促學生和自己共同進步,在地理學習中有更多的共同興趣,在不斷的交流中提升雙方的地理知識。
四、 小結
總之,初中地理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的枯燥,學生對地理會喪失興趣。在教學中,老師要把地理知識與圖片相結合,做到圖文并茂,使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具體、生動,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使教學真正通俗、易懂,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因此,老師要充分做到圖文并茂,讓地理教學煥發出生命和活力。
參考文獻:
[1]宋祥菊,張明軍.圖文結合,引領教改新潮流——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J].考試周刊,2012,(46):139.
[2]何小滿,高春霞.圖文融合,共促教學新發展——論初中地理圖文并茂式教學的開展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12):00039.
[3]蔡健將,蔣小燕.圖文結合,化抽象為具體——如何開展圖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學[J].文理導航,2017,(1):70.
作者簡介:
烏云其其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蒙古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