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高中以后,學生學習任務增多,但課時有限,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已然成為當下高中地理教學的關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興教學資源在我國教育環境中播下種子,生根發芽,是否能茁壯成長,成為高中地理教學的心律,這還有待實踐、研究,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教學導入、開展有很大促進作用,下面我就結合實例具體探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微課;策略
微課,又稱為微課程,以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環節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并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其具有短小、精悍、靈活的特點,時間較短,通常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能打破時空局限,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地學習平臺,幫助其理解、掌握,以此促進知識消化、掌握,達到預期目標。
一、 課前——指導預習,順利導入新課
不同于初中,高中地理基礎性很強,涉及知識點很多,但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導致學生學習難度增加,一度陷入困境,難以突破。對此,就可引入微課,抓住其“先自學后講解”的主張理念,在新課教學前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借助視頻觀看先行了解學習內容,有意識地串聯、歸納,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在講解“水循環”的內容時,考慮到內容涉及水循環、類型、過程等要點,如果只是讓學生閱讀,很難理解,無法發揮預習實效,達到預期“形成系統化知識鏈”的目的。于是,我就結合內容制作微課,借助課件將水循環的流程生動呈現,幫助學生直觀理解。之后,以“黃河”為例,提問引導:黃河最終流向何處?以此過渡到要點“水循環”,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將“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以及“陸地內循環”聯系起來,逐漸形成知識網,在正式學習前有整體的初步感知,加深學習印象,為課堂探究奠定基礎。
之后,進入新課學習,基于效率的考慮,可借助我微課導入,利用視頻生動、形象的特點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其在興趣的驅動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教學《地球的運動》一課時,我就播放“晝夜交替”的視頻,生動呈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現象,以此創設生活情境,借助生活話題的討論引入新課教學,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探究。這樣一來,不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其快速融入新課學習,還可優化導入,直接切入主題,將知識點相互聯結,促進其理解掌握,在之后的學習中不斷完善,促進知識體系的建立,以此達到預期目標。
二、 課中——突出重點,答疑解惑,深化認知理解
有效的教學不僅要面面俱到,更要突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著重引導,以此促進學生思維發散,讓其在不斷地交流、碰撞中發展、提升,實現能力的突破。微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圍繞某一知識點展開,教學過程中突出主干知識,能幫助學生有效理解知識點,形成對某一要點的系統認知,進而完善認知,落實目標,有效提高課堂學習質量。
對于要點的理解,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搞不清楚“是什么”與“不是什么”的問題,對此就要積極引導,將這兩個問題辨析清楚。以“晝夜交替”為例,采取的傳統單一講解,學生很難消化,對此就可借助微課引導,明確“晝夜交替”是指在地球表面晝和夜的不斷轉換的現象,不是“晝夜交替”的產生。在此基礎上,適當輻射,點明“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地球是一個既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這樣一來,學生對于這一概念就有了本質性的理解。這時,就可再次運用微課鞏固,強調“晝夜交替”不是指“晝夜長短”的變換,其變化產生的原因在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經歷了這一過程,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重點概念的理解、掌握,還能滲透學法,讓其清楚應該如何做,在之后的學習中靈活運用。此外,日常講解過于單一,學生時常會有不理解的地方,相關知識印象呈現出模棱兩可的問題。對此,就可借助微課生動呈現,將知識理解形象化,在教學“鋒面系統”時,學生對于“冷暖鋒的形成原理以及其將會對天氣產生何種影響”的問題產生了疑惑,為了幫助其理解,我就制作微視頻,生動呈現這一過程,有效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其提高判斷的正確率。
三、 課末——升華提高,總結反饋,滿足個性需求
總結回顧是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影響,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及時了解自身不足,做好完善;另一方面促進教學反饋,引導我們調整教法,落實課堂目標。然而,在傳統教學中,總結反饋的工作通常是由教師一人完成,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不利于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可適當改善,組織學生自主制作,以合作的方式進行。這一活動雖然要有一定的時間投入,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充分總結、夯實,對于知識點理解了然于心,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能借助微課、互動解決。在時區計算知識的回顧中,由于時間的原因,大多數學生記得計算公式,但對于具體的過程、注意事項不是很清楚。對此,我就讓其自主復習,合作制作微課,增加相關的習題訓練,像“求2016年4月23日10時,北京與西雅圖的時區差?”如果學生出現錯誤,我就會組織合作交流,讓其自主解決,并且反復觀看視頻,以此掌握計算步驟,扎實基礎,切實提高課堂學習質量。
不僅如此,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自主下載微課視頻,隨時隨地反復觀看,直到理解。其中,出現疑問可以在班級分享,大家一起解決,之后共同制作解答視頻,保存下來,等到稍后復習時循環利用,以此便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最大化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微課作為新時代教學的手段,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已然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流模式。盡管如此,在運用過程中,要把握好“度”,將其看作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合理定位,充分發揮其作用,助力課堂教學,有效落實課堂目標。
作者簡介:
葛雄波,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紅河州石屏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