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李琛莎
【摘要】改革后的大學英語四級翻譯,分值難度增加,給翻譯教學以及考生應對四級考試帶來很大挑戰。本文從四級翻譯中考生常見錯誤及其題型特點入手,提出相應備考策略,以幫助學生提高翻譯水平,通過四級考試。
【關鍵詞】大學英語 翻譯教學 備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085-01
改革后的四級翻譯由對單詞、詞組和句型考查轉為對整體篇章和語言應用能力的考查,要求更高。學生要想提高翻譯水平,通過考試,應了解翻譯常見錯誤,掌握題型特點,并具備一定備考策略。
一、四級翻譯中的常見錯誤
1.主謂不一致。
例:Those students who was caught in this situation should be punished.其中主語those students為復數,從句謂語應使用were保持主謂一致,這是學生最容易忽視也最容易犯錯的地方。
2.雙謂語。
例:Kung Fu is the folk nam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can trace back to the needs of self-dense. 學生易直譯,導致前半句有is作為謂語,后半句trace back to也直接翻譯出來,出現雙謂語,應把后半句作為定語從句,改為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3.錯誤并列。
例:Filial piety is a compound concept, which is rich in content and covers a wide range of areas. 表訴并列結構時,有必要使用相同的語法結構,而本例中,學生將形容詞與動詞進行并列,并不可取。應改為rich in content and wide in coverage.
二、四級翻譯題型特點及備考策略
1. 補充連接詞。
漢語多意合句,分句與分句之間缺少關聯詞匯,但從其意義來看,卻存在內在邏輯關系。例:她抄寫、背寫英語單詞的紙,累起來可達桌子高。考生很快就能找出句子主干,即“紙+達+桌子高”,難點在于“連起來”如何處理。不難看出,這是漢語在表達時隱含的條件關系。故本句可譯為“The paper on which she had copied English words or written them down from memory, if stacked up, could reach the table from the floor.”翻譯時,考生應仔細判斷句子之間的關系,補充連接手段。
2.定語從句。
四級翻譯中多出現兩個句子描述同一事物,分開處理,譯文不夠流暢,可用定語從句翻譯。例:功夫是中國武術的俗稱。中國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自衛的需要、狩獵活動以及古代中國的軍事訓練。不難看出,兩句當中“中國武術”有重復,可譯為:“Kung Fu is the folk nam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needs of self-defense, hunting, and martially drill in ancient China. ”
3.同位語從句。
四級翻譯多介紹文化、人物和景點等,喜用多個分句描述同一事物。翻譯時,可將主題單獨提出來,把其中一個分句作為同位語。例:麗江古城有8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貿易集結點。本例兩個分句都是介紹麗江,可譯為“Lijiang, an ancient town with a history of over 800 years, was once a trade confluence on the old tea horse road.”
4.狀語從句。
例: 這些園林的獨特魅力使它們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四級翻譯中多出現“使”字,考生易直譯為“make”,有中式英語之嫌。稍一思考,就能發現“魅力使它們被列入”中“魅力”是原因,“列入”是結果,可用原因狀語從句譯為:“Due to their unique charm, these gardens were included into the list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1997.”
三、結語
針對學生四級翻譯常犯錯誤及題型特點,教師在翻譯教學中應調整授課方式和教學方法,學生更應改變學習方法,掌握備考策略,以提高自身翻譯水平,順利通過四級考試。
參考文獻:
[1]李忠華.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與對策[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
[2]陳恪清. 大學英語教學翻譯和翻譯教學的思考[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