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及抽象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數學的難度愈發加大,除了原本對數學問題本身的理解作答外,還要求我們學生以不同的思維角度研究問題的多項可行方案,以質疑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自主求知流程,完成數學學習目標,從中強化自身的創新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洞察力。在此過程中,由于我們本身對數學基礎的積累還在需要填補的階段,亟需合理的解題思路輔助,尤其是對于數列學習來說,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形成對問題偏離本質的理解方向,對概念的混亂記憶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數學的整體性進步,因此,我們應積極研究學習數列的技巧與方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數列章節的高效掌握。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列試題;解題方法與技巧
一、 引言
數列作為高中數學課程中的重要一環,與代數、函數、方程、幾何等看似無關的數學知識,都具有一定的聯系,在數列的學習過程中,如何層層遞進的思考問題,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我們高中生都必須要直面的問題。在逐漸探索數列的知識過程中,潛在的養成了對數學問題的邏輯性、科學性思考能力,同時還在不斷的總結和鉆研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思維體系,對于我們高中階段全面素質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 高中數學學習中數列試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重要性淺析
數列經過無數次的教材更新和教學變革,仍以屹立不動的姿態占據著數學課本的重要篇章,也是近些年來,考試中常會出現的問題點和考查范圍。我們高中生想要切實的提升自己的數學知識水平,就需要把控數學教材整體的知識體系,針對數列學習的各項要求及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深度的剖析和解讀,方便后期在知識的不斷深入下以多元化的層次完成數學任務,提升數學素養。另外,由于數列內容的特殊性,在整體數學教材中,通常以交叉的特點分布排列,無論是函數、方程還是各種公式,都需要對數列具備初步的認知,繼而完成計算。因此,數列就成為了貫穿數學全套知識內容的一條線,只要將這一條線完整的解讀出來,那么就可以“以線帶面”,加快數學的學習進度,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完成自我的數學能力進化,有助于我們在考試前復習時,以對教材全方位的掌握,合理規劃復習流程與時間,避免重復練習浪費時間,同時也避免現學現賣的緊張性,以科學性的知識體系互相融合,促進對關聯知識的理解記憶。
三、 對于高中數學數列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淺析
(一) 牢固掌握基礎數列公式
求和公式與通項公式的有效利用,是數列基礎知識的理解與典型例題分析能力的重要體現,這種常見的數列題型的逐步滲透,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掌握數列的一系列規律,例如:已知一等差數列(an),其Sn為前n項和,n∈N,如果S40=40,a2=4,那么S20的值為多少?在開始解答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清楚的認識到,這道題的目的是考查我們對數列基本性質的掌握情況,然后通過對問題的細致觀察和揣摩,不難得出:前n項和的求和公式與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兩相結合進行解題的思路,將該數列的首項及公差依據題中表明的數列方式求出,繼而抽絲剝繭的摸索出最終求解的值。在這類基礎問題的計算中,要求我們自身對基本的數列公式具備一定的了解,學會合理的利用公式原理思考問題。
(二) 靈活運用數列性質解題
在近年的試題考核中,也非所有的題型都從基本性質出發,有些題型確實很好解答,只要按照理解的公式照搬照套就可以了,但是還有一些題型,具有一定的難度,著重考查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要具備數列的基礎素養,還要能夠將這些課本中枯燥的知識靈活地運用起來,不斷拓展相應知識,實現解題的高效性,例如:已知一個等差數列為(an),并且其滿足a2+a6=85,求解a1+a3+a8+a9的值。在解答該類數列問題時,首先應得出p+q=m+n,那么數列對應項ap+aq=am+an的結論,繼而根據這一特性分析題意得出結果,這一類題相比較單純的計算上一個例子S20的值要復雜得多,需要我們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深化理解數列性質,多做練習,從中掌握求解的大致門路,靈活多變的應對不同的題目。
(三) 以通用的解題技巧快速應答
在數列的逐步深入學習中,最常見也是最多樣化的出題類型恐怕非通用公式莫屬了,因此,我們必然要深切掌握通用公式問題的解題技巧,面對通用公式題在考試中的多變仍充滿信心。例如:試題中涵蓋的數列知識并不一定具備等比或等差等特性,為了應對各種類型的試題,就需要我們自行將數列拆分出等比或等差的形式,而最好的拆分整合方式無外乎分組求和,把數列分成不同的組進行拆解、求和,最后合并數值,這樣在思考解題時也就比較有方向性,將問題“以繁化簡”,更容易獲取準確的答案。再比如:高中的數列題型往往具有獨特的性質,我們的思考方式應活絡起來,將特殊的數列進行合并,即合并求和法,找到問題的關鍵突破點,以這一重點出發,延伸對問題的分析思路,另外,針對一些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計算,可以采用錯位相減法,逐步對問題進行推理和解答,求取數列首項值,再結合等差公式獲得準確的結果。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切實提高數學水平,對數列這一環節知識的學習,既要牢固掌握基礎公式,同時也能靈活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題型分門別類的研究解題技巧,總結出適合不同數列問題的應答思路,為后續解決同類型的數列問題培養快而準的解題能力,為我們高中生數學的全面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國良.高中數學數列題的解題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7):22.
[2]蘇景華.“歸納推理”在求數列通項公式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師版),2011,(11):72.
[3]王恩奎,李三平,劉玉鳳.數學解題能力提升的策略與技巧[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
[4]高玉鈴.高三學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及提高策略[J].才智,2013,(31).
作者簡介:金子鑫,遼寧省錦州市,遼寧省錦州中學三年17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