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研究中數與形是有聯系的,運用他們之間的聯系來解決數學問題,我們稱之為數形結合。數形結合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筆者在此就數形結合法在概率與統計中的應用,以及在求參變量的范圍教學中的應用列舉數學實例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數形結合;數學教學;應用舉例
一、 在概率與統計中的應用
例1 設隨機變量ξ~N(2,σ2),且P(2<ξ<4)=0.3,則P(ξ<0)= .
分析:由正態曲線性質知,正態曲線(如圖1)的對稱軸是x=μ=2,正態曲線下(x軸上)面積為1,故P(ξ>2)=P(ξ<2)=0.5。
又P(2<ξ<4)=0.3(陰影部分的面積),故P(ξ>4)=0.2。再由對稱軸是x=2得,P(ξ<0)=P(ξ>4)=0.5。
例2 已知正態總體的數據落在(-3,-1)里的概率和落在(3,5)里的概率相等,那么這個正態總體的數學期望為 .
分析:正態曲線如圖2,依題意,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等由正態曲線的對稱性得對稱軸為x=-1+32=1,故μ=1,即數學期望Eξ=1。
例3 設隨機變量ξ的概率密度函數為
f(x)=x (0≤x≤1)
-x+2 (1 0 (x>2或x<-2) 則落在區間(0.3,0.7)內的概率值為 . 分析:隨機變量 ξ 的概率密度曲線如圖3,則所求概率值等于圖中陰影部分(即梯形)的面積,故易得答案為(0.3+0.7)×0.42=0.2。 二、 數形結合在求參變量范圍教學中的應用 例4 曲線y=1+4-x2(-2≤x≤2)與直線y=k(x-2)+4有兩個交點時,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 A. 512,+∞ B. 512,34 C. 0,512 D. 13,34 分析:y=1+4-x2(-2≤x≤2)表示的曲線是圓x2+(y-1)2=4的上半圓(如圖4);而k是過定點P(2,4)的直線y=k(x-2)+4的斜率。若設PT與半圓切于第二象限,記直線PT與直線PA的斜率分別為k1、k2,則所求k的取值范圍是k1 例5 集合A={(x,y)|y=ax+1},B={(x,y)|y=|x|},若A∩B是單元素集合,則a的最值范圍是( ) A. a≥1或a≤1B. a>1或a<-1 C. -1≤a≤1D. 以上答案都不對 分析:集合A表示過點(0,1)的一束直線,集合B表示第一、二象限的角平分線(如圖5)。易得當a=±1時集合A表示的直線與集合B表示的直線平行,再由斜率與傾斜角的關系即可選A。 作者簡介: 李金錠,遼寧省本溪市,本溪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