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是一門借助平面或空間來表現的具有可實現的藝術學科。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美術成為了初中教學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通過美術教學,能夠提高初中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增加初中生的涵養,進而促進初中生向著德智體美勞進行全面的發展。這就要求初中美術教師應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應重視對教學模式的創新,以達到提高美術教學質量。下文就將針對趣味化初中美術教學的相關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教學;美術教學;趣味化
一、 引言
美術作為初中階段素質教學的必要課程,是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但是,當前的美術教學中過于側重知識的講授與技巧的聯系,而忽視了對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導致部分學生不能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教師應積極引進趣味性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對美術學校的興趣,進而為培養學生的涵養素質而奠定良好基礎,并進一步推動學生審美能力的增長,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助力。
二、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當前的初中教學模式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這是由于,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模式對初中學生注意力的吸引力更大,有助于初中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到美術課堂學習中,也就能夠保證初中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程互動中。這就需要初中美術教師能夠重視對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應用。比如在學習生機蓬勃的春日景象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施來對春天相關的視頻資料等進行播放,讓學生能夠更直接的感受到春天景色的魅力,并通過布置觀后感作業來讓學生細致的觀察視頻中的景物,讓學生畫出自己眼中的春天特有的景象。而教師在收到學生遞交的作業后,應認真批改,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意見,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這種播放視頻的教學方法與僅僅依靠學生想象的教學方法相比,對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因此學生能夠積極觀看影片資料,也能夠積極投入到課后作業中,也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而在學習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術作品時,教師應在課前搜索在世界上較為出名的美術作品相關視頻資料,其中應包括其作者與創作的實際背景等,并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切實地感受到美術藝術的魅力之所在。
三、 創造機會開展戶外教學
初中美術教師還應重視對戶外教學模式的運用,以便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沒的能力。再加上,將美術課堂轉移到戶外,還能夠增加美術教學的自由度,讓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描繪能力等得到有效鍛煉,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因此,初中教師應積極創造戶外教學的機會,通過組織初中生外出寫生來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校園的春天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前一課告知學生關于戶外寫生的要求,并在課程開始之前組織學生排好隊,再由美術教師帶領到預先選擇的寫生位置,在完成全面準備工作后,還應詳細向學生介紹允許自由活動的范圍,以避免因學生私自活動而對戶外寫生教學課程造成不利影響。在預留給學生一定的自由觀察時間后,再次組織學生集合隊伍,并由教師帶隊返回校園,進行創作。這種戶外美術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實驗得到的反饋較好。這是由于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而言,更具趣味性,且自由度更高,同時也能滿足學生親近自然的要求。而初中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郊游,在這時,美術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帶畫板與紙筆等繪畫工具,在到達郊游地點后,為學生制定繪畫地點,向學生布置合適的繪畫任務。以便學生積極細致的觀察周邊景色,并完成繪畫任務,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到美術與大自然的獨特之美。
四、 積極運用討論教學法
教師還應重視對討論教學法的應用,以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加重視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知識傳授,而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也忽視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種較為沉悶的教學模式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會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造成傷害。此外,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通過對討論教學方法的應用,就能夠最大程度的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這就要求教師在某些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并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習小組能夠積極自由的進行討論,并由一名代表進行發言,最后由教師來針對各組表現進行總結。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小組同學之間進行高效的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還能夠增加美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打造班級良好氣氛。
五、 開展繪畫比賽等活動
教師除了加強對多媒體課堂教學與戶外教學模式的應用外,還可以通過開展組織繪畫比賽等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鼓勵其選擇較為擅長的繪畫領域,并通過對這些繪畫作品的統計分類,并分別進行評分,最終在每一種類型的繪畫作品中,選出一兩副優秀作品來進行展出,以便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與此同時,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看到別人的長處與自己的不足,為提升自己的美術繪畫能力奠定良好基礎。此外,這種良性競爭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與進步,并為活躍班級氣氛與豐富初中生校園文化及生活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助于初中生精神文明的發展。
六、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美術課程已經從原來的副課逐漸變為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美術教師就應對以往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以適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應重視對趣味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以達到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目標,以便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與審美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這就要求初中學校及美術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創造機會開展戶外教學,積極運用討論教學法并開展繪畫比賽等活動等措施。
參考文獻:
[1] 薛明.實施美術趣味化教學實現學生的創造性發展[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8):39-39.
[2] 胡嘉利.論初中美術趣味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1(90):222-223.
[3] 尹新義.略談美術教師的素質[J].教學與管理,2004(9).
作者簡介:
李娜,山東省棗莊市,山東省棗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興城街道辦事處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