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傳諶 王藝璇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平衡發展是經濟健康發展的一種理想狀態。不斷地解決不平衡問題,動態地調控“平衡——失衡”的也是經濟發展波浪式前進的客觀規律。
關鍵詞:新時期社會;均衡發展;高質量發展
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平衡和不平衡發展規律問題
如何利用相對平衡的哲學觀點來認識和把握世界人類社會的歷史和現實的發展規律問題,以及如何來認識和把握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社會的發展規律問題,是學者們思考研究的難點問題和重點問題。例如馬克思正是在對價值規律的分析研究中,提出了“價格取決于價值,并與價值相平衡”的科學論斷,并在此基礎上告誡人們:價格在特定的短時間內,是動態的,變化的,與價值不平衡,但對長期的價格運動而言,價格與價值相接近,相平衡。
當今世界發生的金融危機,形成了席卷全球影響深遠的政治經濟變革風暴,再一次認證了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仍然是被掌控在世界政治經濟的不平衡發展規律之中,歷史再一次演繹了“循環性和周期性”的怪圈,盡管電子和信息技術的科技革命發展大大打破了世界舊的不平衡,但卻也出現新的不平衡——金融危機。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歷史新時期,如何認識和把握中國新時期社會的發展規律,應當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新時代新發展——聚焦高質量發展
十九大會議明確中國經濟發展新時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延續了這一政策制定思路, 本次政府工作會議明確強調只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業增加、收入增長、環境改善,就集中精力促改革、調結構、添動力。
就業與收入增長方面
保持就業增加、收入增長是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美國等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一。城鎮登記失業率覆蓋范圍更廣,涵蓋了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群體,能夠更好地全面衡量社會整體的就業情況。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相對穩定,對就業吸納更強的服務業增速較快,部分新興服務業的興起也有助于帶動新的就業。
進出口方面
當前貿易形式的主要不確定性來自以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代表的貿易保護主義上升,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有所增加。當前美國已先后對洗衣機、太陽能板、鋁和鋼材制品征收高額關稅。盡管上述產品占中國總出口的比重相對較小,美國亦不是中國上述產品的主要出口地,預計對中國整體出口的影響較小,但中國作為最大的商品貿易出口國,需要警惕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溢出效應,從中長期看還是要繼續推動改革開放,加快科學技術的投入和成果轉換,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
具體政策建議
工作報告指出做好今年工作,主要是要注重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以及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并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建創新型國家、深化基礎領域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九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工作建議,其中的重點包括: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首先是打造創新型國家,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發展壯大新動能,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涉及到的領域包括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新興產業統計。在制造業領域,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繼續破除無效供給
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法規標準,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加大“僵尸企業”破產清算和重整力度,加快消化糧食庫存。
今年的目標是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做好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
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在企業非稅領域,主要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中介成本,包括降低寬帶費用,取消流量“漫游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
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
基礎性關鍵領域的改革主要涉及到國資國企的改革,包括國有資本投資、運行公司的改革試點、國有企業優化重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形成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和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破除各種隱形壁壘,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特別提出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技術、土地等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深化資源類產品和公共服務價格改革,打破行政壟斷,防止市場壟斷;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主要繼續改善完善金融服務體系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推動債券、期貨市場改革,拓展保險市場的風險保障功能,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社會體制改革,重點是養老、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等改革;健全生態文明機制,主要是改革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
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精準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將是未來政策實施的重點方向,2018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
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實施,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提高農民收入,提高城鎮化質量,2018年年再進城落戶1300萬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是促進就業創業,穩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醫療、健康、養老、住房等領域的服務質量和供給數量。
引領未來全球化進程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總結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史經驗,提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表明中國堅定持續改革開放的決心,并宣布中國將在擴大開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中國新一輪開放進程已然提速,將促進自身高質量發展,壯大全球自由貿易力量,引領未來全球化進程。
我國長期積累的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并逐漸成為社會主要矛盾,中國迫切需要加快供給側改革和全面開放,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習主席的主旨演講明確明中國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將進一步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并宣布了中國進一步大幅開放的重要舉措,包括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優化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主動擴大進口四個方面。
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當前,國際社會致力于改善營商環境,通過減稅等方式吸引產業資本和新興技術,中國的要素成本優勢正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促進轉型升級,轉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已宣布實施黨政機構改革,精簡、整合和重組政府職能部門,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并發揮政府更好作用,并啟動新一輪結構性減稅以降低實體企業成本負擔,未來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在服務業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制度保護最重要的內容,將為提高中國競爭力提供最大激勵。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關切點,也是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將在今年完善加大執法力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充分發揮法律威懾作用。
擴大進口,更好滿足消費升級
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已從2007年的10%下降到2017年的1.3%,經常項目總體趨向平衡。中國承諾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并降低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增加需求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定》進程,今后每年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主動擴大進口;中國希望發達國家對正常合理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停止人為設限,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
結語
新一輪開放政策有利于吸引發達產業資本、高端制造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引入市場機制并促進市場競爭,促進產業升級和消費繁榮,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新一輪開放政策表明中國堅定持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提升國際社會對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尤其是在當前全球化進程受阻的局勢下,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國際社會擔心中國政策取向變化及經濟轉型進程的不確定性。新一輪開放政策宣示了中國擴大改革開放的堅定意志,回應了國際社會關切,將有力提升全球市場對中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同時,新一輪開放政策有助于提振國際自由貿易力量,擴大國際市場需求,緩和貿易沖突風險。
中國領導人以對外開放舉措“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表明對全球化進程的堅定支持,將壯大全球自由貿易力量,而降低關稅、擴大進口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將促進發達國家出口,歐美企業將直接受益,有助于緩和當前貿易沖突風險。
200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不僅需要蓬勃發展的朝氣,也需要協調發展、平衡發展的合力,十九大則是中國經濟社會“平衡發展”的起點!
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司研究闡述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項任務成果
(作者徐傳諶單位: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 ;王藝璇單位:吉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