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華 劉柳 張于思 張體勇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慕課教學思潮在世界范圍內快速興起,對于我國傳統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本文從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專業課程缺乏完善的考核體系以及教學方法過于落后三個方面著手,對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慕課”思潮下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策略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慕課;智能交通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考核體系
慕課是近年來快速興起的新型教學模式,主要利用在線課堂與學習平臺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相應的教學工作,慕課教學模式的出現以及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應用,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下,教育部分針對慕課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于管理的意見》,明確了慕課對于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相關教學案例和文獻資料的深入分析,筆者將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從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作為交通管理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基礎性專業課程之一,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智能交通系統的體系結構、邏輯結構以及智能交通關鍵技術等方面內容。在智能交通關鍵技術方面,還包括了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自動車輛定位技術、智能檢測技術以及仿真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會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而不斷發生改變,所以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日后的實踐應用,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第二,專業課程缺乏完善的考核體系。當前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考核主要依靠日常的課后作業以及期末的筆試,由于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征,同時專業課程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廣泛,所以這種傳統的專業課程考核方式存在較大的漏洞,無法真實的反映出學生在每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教師無法根據考核結果對專業課程設置作出合理的調整;
第三,教學方法過于落后。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除了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征外,還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特征,一些既定的操作程序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也因為如此,學生在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有待提升。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多是以“灌輸式”為主,許多學校還依舊沿用著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其教學內容的不夠新穎以及教學手段的不夠靈活,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學生作為專業課程教學的主體,只有從學生的實際需求這一角度出發,切實提高對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視程度,才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1]。
二、慕課思潮下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更新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
慕課是近幾年快速涌現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將學習管理系統與開放網絡資源進行相互綜合的方式,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慕課思潮的影響下,為了更好的保證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提升課程教學效率,眾多學校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紛紛引入慕課這一教學理念,有效提高了教學的開放性與透明性。在慕課這一教學模式下,更新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是實現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在具體的課程設置過程中,可以靈活利用網絡平臺,通過整合國內外先進教學資源的方式,為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提供素材。比如:在車聯網、事件檢測、人工智能以及RFID等一系列先進智能技術不斷發展完善的背景下,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中的核心教學內容也要進行及時的補充和更新。在教學資源應用方面,需要結合現階段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的實際情況,及時補充交通誘導與智能交通控制等方面的教學內容。
(二)優化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實踐環節
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征,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需要對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實踐環節教學進行必要的優化。在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中,常見的智能交通設備主要有激光測速儀、環形感應線圈檢測器、主動紅外檢測器、壓電薄膜檢測器以及超聲波檢測器等等。這些儀器在智能交通管理的信息采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對于智能交通器械設備的實踐應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而微課思潮下智能交通技術課程的實踐環節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與優化[2]。比如: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智能交通設備的組成以及應用原理,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設計交通調查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可以在實踐操作中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三)完善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考核方式
在傳統的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考核中,大多是以期末的筆試成績作為學生的總體成績。在筆者看來,僅僅憑借期末一次的筆試成績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慕課思潮影響下,為了更好的與新的教學理念相適應,應該結合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要求,進一步完善專業課程考核方式。比如:在日常的作業以及期末筆試考核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一項學生自由組合完成專業課程實踐項目的作業,要求學生必要通過實踐操作來完成與智能交通新技術相關的專業研究項目。利用這種開放式的考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總結
綜上所述,慕課思潮下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對于保證智能交通技術專業教學質量和提升專業課程教學效率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更新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實踐環節以及完善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考核方式等措施,最大程度上發揮慕課在智能交通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的作用,對于實現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具體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擎超.大數據環境下的智能交通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10):60-61.
[2]蔡英鳳,王海,陳小波.“智能交通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