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初中音樂教學作為初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要求。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不斷倡導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其被視為改革中的重點內容。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可以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自主合作;探究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新時期下的現代化人才,除了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學會探究、合作、自主和共處,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需求,初中音樂作為初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音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運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科學組建自主合作小組
合作小組的整體質量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音樂老師在組建合作小組的時候比較隨意、簡單,必然會導致自主合作學習質量受到影響。如果小組在組建的時候較為隨意,可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全部被分在一組,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全部被分在一個小組,這就導致小組與小組差距力量懸殊,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1]。音樂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為了保證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一定要科學合理組建合作小組。初中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但是個體與個體存在的差異性也比較大,有的學生學習基礎不扎實,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對,而有的學生在音樂方面極具天賦,學習能力非常強。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有著高漲的學習熱情、鮮明的個性以及活潑好動的性格,大多數學生都喜歡流行音樂,課堂參與意識比較強,但是很多學生的表達能力較弱。這些特點都是音樂老師需要清楚掌握的,只有掌握了這些特點,才能在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的基礎上科學組建自主合作小組。
二、選擇有合作價值的探究內容
合作學習的內容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核心,對于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學習模式,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音樂老師必須要選擇有合作價值的探究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習富有成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而素質教育一再強調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音樂老師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在選擇探究內容的時候一定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主合作探究有意義[2]。
例如,在學習《歌唱美麗的家鄉》這首音樂作品的時候,筆者發現班上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豐富了信息資源。筆者充分利用這方面的資源,讓每個小組的學生一起研究討論,根據自己的理解概括自己的家鄉美景,或者借助歌曲中的曲調或者歌詞對自己的家鄉進行贊美,同時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家鄉美景對歌詞進行改編,從而進行音樂總動員。大多數學生在筆者的鼓勵下進行歌詞或者曲調的改編,擅長填詞的學生幫助其他成員共同改詞,擅長編曲的學生幫助其他成員進行改調,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這節課的學習效果也遠遠超出了筆者的預料。
需要注意的是,音樂老師不能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進行過多的干預,應當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部分音樂老師往往為了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過多地干預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效率,還會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音樂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給予適當的點撥和指導,既要幫助學生,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三、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主導者的角色,所以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結束之后,音樂老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實施教學評價,通過教學評價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對癥下藥,對其加以完善。首先,音樂老師要讓學生對自己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自評,譬如自己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自己在小組中價值的肯定。其次,音樂老師要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評,譬如對方的參與積極性、表演是否精彩、過程是否認真、合作是否友好等,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找出優缺點[3]。最后,音樂老師再結合實際情況以及之前的學生自評和互評內容進行綜合評價,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己,以此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綜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是一種優良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探究和合作中獲得成長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徐靜.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7):34-35.
[2]王安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起點: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修訂[J].人民音樂,2012(6):42-43.
?誗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