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芬
摘要: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越來越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音樂教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教育和學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課改下,各個學科都在探索創新教學的道路,高中音樂也同樣需要新鮮的血液注入,但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高中音樂教育與其最終目的的實現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新課程背景下,創新高中音樂教學對推動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中音樂;創新教學;方法
高中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倡導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發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高中音樂教育的內容,拓展音樂教學的領域。同時在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音樂和學習音樂。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
(一)重視課堂教學
1.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背景下,重視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不但能夠推動音樂教學的創新,更能夠為音樂學習方式的轉變創造有利條件。高中新課程改革是為實現高中教育教學目標服務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在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中,確立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課程理念,構建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與音樂教育基礎性相結合的,能夠體現時代性的高中音樂教育內容體系,是培養高中生文化素養的關鍵。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育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完善的表現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高中生來說,在學習上還存在有高度依賴教師的現象,且缺乏系統的自我規劃,對于音樂的學習常處于被動地位。而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在為學生搭建通往音樂學習的橋梁時,應從學生實際的興趣愛好出發,從課堂和課外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主動構建和完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平臺,從根本上改善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被動局面。
二、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對于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這種方法容易使課堂枯燥無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實現音樂創新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設置,對教室環境進行一定的布置,擺放一些花卉,掛一些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圖片,通過這些相關的教室布置導入新課,容易營造一種藝術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情境導入新課。比如,在教學《思鄉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配樂朗誦《鄉愁》開場,委婉動聽的音樂和深情的嗓音,一下就把學生帶到了藝術的氛圍中,然后教師以此導入新課,這樣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豐富新穎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于一節課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音樂教學,很多教師普遍采用照本宣科這種單調的教學方法,這不僅會使課堂顯得枯燥乏味,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教師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要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恰當的富有新意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講授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這一二胡獨奏時,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法進行教學。教師在講授音樂的同時,將阿炳一生的坎坷經歷以及他勤奮刻苦的故事穿插其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了解音樂背后蘊藏的故事。通過對創作者經歷的了解,有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解讀,更能夠體會到作品背后隱藏著的創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在感情和心靈上產生共鳴,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再如,在教學相關的音樂常識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形象的方法將那些抽象難懂難記的音樂符號常識介紹給學生,如將連音號比作相同音上面搭的橋,這樣有利于學生識記,加深理解。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設備已經走入教學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直觀的特點進行教學。比如,在欣賞德彪西的《海妖》這部作品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莫奈的《日出印象》,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也能欣賞美術作品,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聽完音樂之后說說自己對《海妖》的評價,這樣就能夠使教學變得生動起來,也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廣,對于教師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素養。只有不斷去努力鉆研和探討新的音樂教學方法,不斷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才能提高自身素質,真正走進新課程,為素質教育的實現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少敏.《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通俗歌曲. 2013(10)
【2】吳健.《淺析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音樂時空(理論版). 2012(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