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區音樂文化活動是現代城市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準確的反映出社區居民的真正文化需求,展示居民精神狀態。對于弘揚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構建和諧社區、提升社區精神文明、加強社區音樂文化建設都具有十分積極地現實意義。
關鍵詞:社區音樂;精神文化建設;人文環境
一、精神愉悅,享受快樂
絕大多數參加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人都是抱著追求精神愉悅的心態去的。參加社區音樂活動的人群以老年人群比例占據多數,眾多老人年聚集在一起,能夠幫助老年人更好的進行溝通,在參與活動的同時調節自身的內心。在經濟物質條件獲得極大改善的當前,提升精神層面的滿足感與獲得感成為了眾多老年人的追求。根據科學研究證明,適當的音樂刺激能夠幫助老年人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些慢性疾病也可以通過音樂治療來緩解病情,降低并發癥。
二、密切人際關系
現代城市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較為冷淡,這是受到目前經濟社會以及城市房屋構造的影響。通過社區音樂活動的開展,原本在各家各戶中的人們走出房門,共同參與到社區的互動之中,相互之間的了解得到了加深,感情有了增進。在社區音樂活動中,人們可以方便的找到共同愛好,從而以更加積極的態勢參加到社區音樂活動之中。
三、凈化社會空氣,弘揚現代文明
社區音樂文化活動中,演唱的歌曲和演奏的曲目有大量的紅色經典歌曲,這些歌曲反映了歌唱這對于美好生活的回憶和愛國愛黨的心聲,同時較好的宣揚了社會主旋律。而另一方面,社區音樂文化創作還有大量現代文化參與,包含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健身舞、廣場舞等,甚至開始廣泛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數碼音響設備來展示新的音樂形式。很多老年人為了能夠更好的參與社區音樂活動,開始學習這些數碼設備的操作方法,最終成功掌握設備使用方法。可以說,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開展帶動了現代科技的普及,使這些近于“科盲”的老年人開始追趕社會發展的腳步。
四、傳承歷史文化
在社區音樂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很多音樂內容都來源于當地的特色音樂遺產。而這些本地音樂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與時俱進的進步,很多傳統音樂都面臨著消失的危險,借助社區音樂文化的開展,能夠將這些本地音樂文化進行較好的傳承和保護。這既能夠保持地區性的音樂特色,有能夠在社區音樂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促進本土音樂形式的進步,更為一些有志于拯救特色傳統文化的專業人士提供了研究條件。因此,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開展對歷史文化的發掘和傳承亦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精神凝聚作用
音樂無論在什么時代什么場所都具有高度的互動效果,它作為一種最為高效的人際交流手段,能夠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效拉近,進而實現心靈的溝通。這種特性對于形成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乃至最終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目前,城市社區種的音樂文化活動就給社區內的居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溝通與交流的便利環境。作為一種純粹自發性的群眾性活動,社區音樂活動都傾注了每一名參與者的注意力與精力,且參與者的行為與整個集體緊密的聯系到了一起,這在無形中起到了團結人群,激發凝聚力的作用。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一個社區的音樂活動沒有得到社區群眾的支持,那么久完全失去了該活動在社區繼續存在以及推廣傳播的價值和生存基礎,活動本身將得不到有效的延續,活動承載的音樂作品也無法得到認可與推廣。
六、社區音樂文化的審美意識培養作用
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不同群體對于審美的理解是不同的。社區音樂活動作為連接社區內所有人群的紐帶,既能夠讓人們在欣賞音樂活動的同時認識到個體審美已是不同的現實情況,又能夠通過音樂活動的多元化開展,使人們更加尊重彼此的審美習慣,甚至尋找共同機會來促進整個社區群體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從而幫助社區更加和諧的發展。
人的感情是一個整體的過程,音樂中承載的情感內涵是通過附加于其上的個人情感的傳遞。這也是音樂之所以能夠直接作用于人類心理、生理狀態的重要原因。在音樂傳遞的過程中,能夠對人的身體各個器官產生微妙的作用,使人體運作所仰仗的呼吸、脈搏、內分泌等因素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使得人們的情緒發生相應的反饋。在此基礎之上,人們的審美意識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審美能力進一步得到了增強。
我們可以感受到,城市社區音樂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大量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時間內容,這些內容雖然可能表現形式并不高級,但卻蘊含了很多內涵思想以及人們思維的潔凈。通過音樂文化的傳播,不同社會經歷的人們都能夠感受到共同的社會生活內容,從而幫助人們拓寬生活閱歷,達到培養社會大眾審美意識的作用。
總而言之,城市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開展承載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美好寄托,又高度的濃縮了人們現時的精神文化生活內容。他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又有效的維護了社會和諧和穩定祥和的社區生活氛圍。通過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同層次的人們都能夠從中找到滿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內容,對傳承民族文化精髓,保持文化多樣性,增進社會多元文化交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對促進社會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錦. 聲樂教育服務于城市社區聲樂活動的思考——以武音音教聲樂教育現狀為例[J]. 音樂創作,2017,(09):187-189.
[2]王雁冰. 音樂大眾化進程中社區音樂文化構建路徑探究[J]. 音樂創作,2017,(01):192-194.
[3]靳琪慧. 新型城市化建設中的社區音樂教育研究[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1):31-32.
[4]許春蓉. 基于社會效用的社區音樂文化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作用[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0(04):30-31.
作者簡介:陳媛媛,女,1981年9月,湖北黃石人,漢族,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音樂,鋼琴,藝術類,教育類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青年人才項目,課題名稱:城市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的作用研究 ,編號:B20172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