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亦武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獲得,鼓勵發出個性化的聲音,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知道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接受和易于操作,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和調整策略展開研究,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優勢,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和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語文學科的開展要以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為中心,因此語文課堂必須要鼓勵小學生開口講話,切勿機械灌輸。新課程標準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合作學習理論與語文教學的融合可以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四位一體,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得以廣泛傳播。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和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是以小組為單元開展的溝通式學習,幾個學生共同學習、討論、評價以促進知識學習;通過適當的競爭,對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和運用,在合作與研究過程中發展能力,促進學生個人價值觀念和情感養成。作為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評價,以獲得知識,鍛煉合作的能力,體現了和諧發展的新時代理念。小組合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自主學習,檢驗效果
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人數較多,老師不能逐個去了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團隊成員就學習的成果談談自己的看法,在閱讀和回答的過程中,可以了解每個成員的預習所得,并了解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
2.互相配合,解決問題
每個人身上的問題都是不同的,字詞的記憶他有訣竅,有感情朗讀我總也不會,作文應該如何寫更精彩……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你幫助我,我配合你,一些基本的問題學生們就可以自行解決,無需教師加以干預,在鞏固和實踐中解決已經發現和潛在的共同問題。
3.自由討論,激活思維
有些問題如《秋游》中寫到了哪些景色?可以討論,成員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團隊成員都積極參與和思考問題,使答案更加完善,并逐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二、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分組策略
1.人數適當
小組合作的目的就是避免大班授課導致的照顧不到,因此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小組人數要科學恰當。人數過多小組討論是混亂的,效果不理想;人數過少,小組討論的范圍太小,尤其是一些學生沒有主見,容易人云亦云。一般來說小組團隊成員6人是比較合適的,彼此的觀點更容易學習,也可以見到一個或兩個不同的新思路,并形成了討論范圍。
2.性別互補
語文是一門用語言表達思維的學科,男生和女生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有不同的想法,觀察的角度,知識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就是要充分考慮男女之間的差異,制定合理的合作協議。加之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男生多,女生少,因此分組過程中教師要對性別方面加以兼顧,讓每個小組都有兩到三位女生,對合作學習的全面性大有裨益。
3.性格恰當
從小學開始學生們的性格就出現不同,外向的孩子傾向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內向的孩子不愿意說出他們的想法。而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團隊成員相互合作,共同討論問題,就是要實現學生之間的良性溝通。如果一組全是外向的孩子,則氣氛不容易控制;如果全是內向的孩子,則很沉悶。所以,當我們創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時,應該把外向和內向的孩子混合起來,使每組達到和諧的學習氛圍,討論時更容易。
三、科學調整,協作提升
班上的學生分成小組后,必須有團隊之間的競賽。如果總是一個小組最好,往往就很容易打擊其他小組的積極性。因此,當他們形成小組合作學習時,不僅要在小組內部和諧,還要兼顧群體之間的平衡,讓每個組現在的綜合能力相當,這樣,每個小組都有機會展示或贏得競賽,并保持較高水平的學習熱情。比如,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長,不定期開展閱讀、詩朗誦、成語故事、演講、練字、手抄報、劇情表演等多種類型的比賽,既可以體現出小組合作的高效團結,也可以讓不同的小組及成員發揮自己的特長,獲得成功的喜悅。
當小組調整基本完成時,必須確保團隊學習能高效有序地完成,成員之間必須明確分工。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明確自己的責任,喚起責任感和歸屬感,共同打造高效學習團隊。在合作學習中一般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其他成員也要通力合作,加強團隊凝聚力。以寫作為例,寫作就是小學生運用文字來表達的過程。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這一要求強調了寫作要把字寫正確,有序地組織語言,把意思表達清楚。而學生在寫作時常常會有錯別字、病句、啰嗦、表達不清楚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大家相互閱讀、批改、討論的過程,遇到不會、不懂、不好解決的問題再請教老師,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形成一種熱烈濃厚的學習氛圍。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可以有效實現學生的協作和交流提升,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濃厚課堂學習氣氛,但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景,及時高效地幫助學生共同進步,對教師的管理能力和臨時應變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師自己也要更加用心來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永飛.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6.
[2]巫少隆.小學語文高年級小組學習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0).
[3]張海燕.嘗試鏈接教學 催生智慧學習[J].基礎教育研究,2017(10).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