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劍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古詩教學實踐中,適當引入情境教學模式,能夠對學生實施積極引導。從情境教學角度入手,對將其應用于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措施進行了適當分析,以便能夠為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改革提供相應的參照。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應用研究
小學是夯實學生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主要階段。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古詩教學比重不斷提升。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是現代古詩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探尋有效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古詩教學總體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破解教學困局,提升課堂參與度
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固守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古詩詞在教學創新與改革上,并沒有太大的空間,很多教師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按部就班推進,缺乏進行教學改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樣的教學理念影響下,教學有效性普遍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開展古詩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的問題。在傳統的教育思想下,很多學生重視自身答題能力的提升,對于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也就制約了古詩教學效率的提升[1]。對于學生參與古詩教學主動性不足的問題,既要從學生本身入手,也要從課堂教學入手,通過二者的共同努力,有效創設教學情境,才能實現高效教學目標,真正實現當代教學的總體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舉例來說,在曹植的《七步詩》當中,詩人寫下了千古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話劇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現場表演,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當中。
二、讓學生主導課堂,推動傳統課堂升級
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實踐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必須讓學生融入課堂討論中。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管是學習計劃還是內容,都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實際情況,整個教學體系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2]。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生本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成為指導現代古詩教學開展的重要思想。在開展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則退居一旁,更多發揮引領者與幫助者的作用,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提升教學的總體質量。在開展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參與到學生中去。例如,在大家探討對古詩理解的時候,要不斷追問:“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你同意這位同學的看法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三、注重實踐教學,創設教學情境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實踐性教學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也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主要方式。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實踐中,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忽視了古詩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意義,學生很少參與到課堂中來,也不愛表達自己對于古詩知識的理解與看法,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實踐中,通過開展課堂討論教學,提升教學實踐性,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古詩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情境教學目標,才能發揮古詩知識的基礎性作用,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3]。因此,要營造有實踐性、真實感的教學情境,探尋有效的古詩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表達自己對古詩詞的看法與理解,在討論中提升能力,這是當代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四、創新教學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潛力
要提升小學語文古詩情境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弱化分數在學習評價中的比重。在傳統的古詩教學評價體系中,分數是評價學生能力與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4]。在討論教學中,這樣的評價方式明顯是不合理的,對于教學總體走向容易產生誤導。基于此,教師不僅要創新教學形式與內容,還要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將多元化能力納入古詩評價指標中,摒棄傳統的評價模式,不斷提高古詩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通過教學評價體系的導向作用,滿足學生需求,提升古詩情境教學的實際效果,推動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深入開展。
總體來看,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不管在模式與方法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我國現代教育改革需求與社會人才需要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創新課堂討論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不斷優化教學模式與方法,構建現代化教育格局,提升小學古詩教學的有效性和實踐性,滿足新課程教學改革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2):99.
[2]顧文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Z1):78.
[3]馮淑連.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8):68-69.
[4]劉賓.對情境教學法應用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相關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9):264.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