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萌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對健康的重視,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也要加強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然而筆者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學的分析,發現當前大部分高中生缺少終身體育意識,影響了學生健康發展,因此,該文就在分析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擁有的現狀,影響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希望能夠為高中體育教學做出貢獻。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
一、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擁有現狀
筆者根據對高中學生分析,發現當前高中生總體對體育的認識還相對膚淺,缺少對體育鍛煉價值和意義的深刻理解,而且在體育知識掌握方面相對有限,大部分學生都缺少強烈的終身體育意識。長期以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通常只重視學生體育知識的培養,學生在高中這一階段的身體健康情況,而忽視學生身體健康的長期發展,對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同時由于高中學生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體育鍛煉,而利用體育課程時間進行文化課的學習,除此以外,筆者根據對部分高中畢業生參加工作1-4年之間體育鍛煉情況的分析發現,僅有10%的學生經常會參加體育鍛煉,而每周能夠參加1-2次體育鍛煉的學生僅僅占20%,剩下大部分學生由于缺少終身體育意識,在生活中很少參與體育鍛煉。因此,基于當前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學校、家長以及學生自身都應該高度重視終身體育意識。
二、影響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因素
1、高中體育教師因素。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教學水平越高,體育教學態度越端正,教師的體育教學態度直接影響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由此可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體育教師運動技術、教學水平的高低呈現正相關性。如果高中體育教師能夠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進行正確的技術指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體育技術水平,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反之,當教師教學水平和運動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時,高中體育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學生往往會出現盲目練習的情況,這樣不僅無法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甚至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鍛煉過程中出現損傷,使學生對體育鍛煉出現錯誤的認識,無法有效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基于此,我們能夠看出高中體育教師在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1]。
2、高中學生自身因素。高中生作為支配自身的主體,直接影響了自身終身體育意識,因此,根據對當前高中生體育學習現狀及發展的分析,造成當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少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大部分學生會產生“只有具備更多的文化知識,才有助于自身今后發展”的錯誤想法,他們恰恰忽視了在成長過程中自己的身體素質,造成大部分高中生無法合理分配自身時間。除此以外,在高中階段進行體育鍛煉時,學生常常會由于自身興趣的影響,而不是鍛煉意識的影響,當其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使他們能夠暫時性地投身到高中體育教學中,較為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然而當其在體育活動中出現一些不快樂的事件與學生學習相對疲勞時,會對體育鍛煉失去興趣,造成其在今后生活中很少進行體育鍛煉的問題,不利于學生自身健康發展。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1、使用適合學生的高中體育教材。結合高中生當前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在高中體育教材中,要重點體現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體育鍛煉對學生當前發展與日后發展的影響、作用,只有讓高中體育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對體育產生正確的認識,教師才能夠掌握正確的教學方向,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因此,在選擇教材內容時,首先就要關注教材中是否包含了體育對學生的影響;二是明確的訓練原則及學生鍛煉方法。訓練原則主要是指教師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原則,鍛煉方法是指學生在自我鍛煉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只有全面包含以上兩方面內容,才能夠在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三是如何預防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損傷。雖然高中體育教師在遵照訓練原則開展活動時,學生很少會出現損傷的情況,但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其能夠在后期成長中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教材中就要明確包括預防活動損傷的方法,從而避免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恐懼,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
2、引入體育游戲,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由于高中生課堂學習任務相對較緊,學習壓力較大,基于此高中體育教師就應該以學生體育興趣為引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了激發學生體育興趣,高中體育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引入體育游戲,在引入體育游戲前,教師應該深入分析學生體育興趣,并根據班級男女生性別比例、整體運動能力合理引入體育游戲,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并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從而產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初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3、轉變教學模式,實現開放型教學。體育教學模式直接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以往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通常根據教學大綱安排,采用封閉型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鍛煉過程中,只練習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浪費了課堂時間,基于此,高中體育教師就應該適當地轉變教學模式,實現開放性教學。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學大綱,為學生做出正確的教學規劃,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練習過程中都能進行開放性的練習,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向自身喜好的方向發展,更好地培養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2]。
4、營造良好的體育環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營造良好的體育環境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參與的意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因此,高中學校和高中體育教師就應該以此為努力方向,學校應該繼續做好體育環境的建設工作,通過加大投資力度,為學生引入更多先進的鍛煉設備,并做好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場地建設工作;體育教師應該從課堂教學環境入手,借助學校提供的環境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等設備,為學生放映國際性體育比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終身體育學習意識對學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能夠豐富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課后活動,更能夠保證學生的健康,使其在今后生活過程中,更注重自身體育鍛煉、強健自身體魄。希望通過該文的分析,能夠使高中體育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在今后開展體育教學時,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多角度、多方向的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學生健康發展提供支持,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海云.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探析[J].才智,2015(28):191.
[2] 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7):55-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