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金衛
摘要:《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初中階段學生應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夠將思維過程與結果與他人分享。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很好的方式,科學合理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公平競爭意識和集體合作意識。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可以很靈活,但教師必須對合作內容、形式等進行合理創設,這樣在良好的互動中,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數學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實踐探索
公平競爭意識和集體合作意識是當今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質,《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初中階段學生應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夠將思維過程與結果與他人分享。因而,我們有必要積極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
(一)框架
1.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多個層次的不同對象進行合作,發揮合作對象的優勢共同學習。根據參與的對象,可以將合作模式分為師生、師師、生生等。這其中師生的合作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的;師師的合作是為了更大限度地提升教師群體的戰斗力;生生合作為的是促進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的發展。比較常見的是師生、生生的模式。2.小組學習,顧名思義,盡量要限制人數,保證組的規模不能過大,通常學習小組一般由2-6名成員組成,在設定的目標下,組員相互討論、交流,加深認知水平,提升合作、競爭等情感意識,通過協同合作完成既定的任務。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過程
1.學習情境的創設。小組學習,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只有情境合理、氣氛活躍,學生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合作學習。2.學習目標的明確。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有既定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參與者才能知道自己的角色,需要發揮的作用,從而形成整體的協作。3.學習方向的引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始終需要有一個主導者,引導合作學習按照合理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生生、師生合作的模式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的情況,對于學習組織方式和評價結果有直接關系。4.交流與評價的組織。交流與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階段,這個階段是教師和學生對合作過程的總結階段,參與者需要表達自身的參與感受,表達對于成果和過程的建議等,主導者則需要評價學習過程和成果成功與否進行判斷,對班級的每個小組成果進行比對,取長補短,以便進一步的活動開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意義
首先,打破了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能夠平等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了交流、溝通能力的鍛煉,而且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學生是主動的一方,能夠產生積極的學習的主人翁意識,培養起合作意識和實踐精神。其次,照顧到了學生學習認知的差異,以往教學中學習程度稍差的同學在課堂提問、訓練環節往往缺乏試練和表現的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的作用,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對于進一步的學習產生積極的情緒動因。再次,提升了學習效率,數學學習的實踐性很強,因而需要初中生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做鋪墊,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間,強化了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應該是依據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盡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較有優勢的教學方式,但它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通常來說,適合選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內容是涉及的知識點比較綜合且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教師可以在此前提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設計與實施。
1.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設計科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學習活動是開放性的,開放性的學習活動優勢是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找到自己的任務,發揮自身的特長,把握展現自我的機會;缺點是其實施過程由于是學生為主體展開,其組織能力及依據目標分配任務的能力相對較差,而且對于過于復雜的內容的把控力有限,所以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于合作過程中的階段性任務、學生各自負擔的角色,有相對明確的分配。2.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小組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規律,只有這樣,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才能為學生所感興趣、所能理解和接受。3.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應有合作性。“合作學習”任務,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懂得如何合作、怎樣合作,所以“合作學習”的設計和實施一定要注意合作性,讓每個組員在學習活動中都有發揮的空間。4.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對自己的角色準確定位,教師在小組學習活動中最主要的角色是組織、引導者,需要發揮組織管理能力保障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與交流。以上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施的策略,結合具體實例來說,比如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有這樣一道題目: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旅游,有兩個可供選擇的旅行社,甲旅行社給出的價格是原價每人100元,可以打8折;B旅行社也是原價每人100元,但是可以給5個同學免費,并且其他同學每個人9折。問題一:如果班級全體52名同學都參加,選擇哪個旅行社比較省錢?問題二:如果只有30名同學參加,選擇哪個旅行社比較省錢?問題三:在參加人數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在兩家旅行社之中作選擇?題目中的前兩問,通過通常的問答教學就能夠完成,但是第三問的問題比較復雜,需要綜合多方面的知識,因而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探索解決。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先為學生設定目標任務:第一,考慮這道題可以選擇哪種數學模型。第二,找出問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和不等的數量關系。然后,讓學生在完成目標任務的前提下進行分組討論,得出共識,解決問題。這樣的分組學習活動,能夠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并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把握相等、不等關系,建立起方程或者不等式。由于學生處于合作中,是通過小組協作完成的題目,因而更能深入地理解題目的內涵。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著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只要我們數學教師從內容和形式進行合理的規劃,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一定會在實踐中取得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雪梅.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中國培訓,2016,(02).
[2]鄧麗娟.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J].求知導刊,2016,(10).
(作者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