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根積
摘 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課程的實施,一方面取決于課程資源的豐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決于課程資源開發和運用水平。在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教師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參與者。教師具備積累、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有個性地全面發展,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課程資源;課堂;農村中學;物理教學
對課程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是每個教師、學生的責任,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得到學校的政策鼓勵和經濟支持。課程資源整合得越好,未來的教學工作越省力,教師的素質越能得到相應的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更快。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
一、整合和利用校園課程資源
首先學校要創設有利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資源整合的導向制度。建立促進這項教研活動開展的激勵措施,形成對話機制,為教師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和專題討論提供平臺。
其次,教師要注意各項資源的整合和利用,積極地進行教科書內課程資源的整合。教材中有“探究實驗”、“演示實驗”、“想想議議”、“想想做做”、“動手動腦學物理”、“科學世界”等內容,穿插相關的圖片、表格、資料來呈現教學內容。
最后,課組老師要實現教科書的外課程資源的課內整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適當介紹一些家用電器等的結構、實施原理及其發展史,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走進生活,講一些有趣神奇的物理現象,以充實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要把現代信息技術前沿科學的物理滲透其中,實現外課程資源的課內整合。還要加強物理、化學、地理、數學等學科之間的聯系、交叉和滲透,加強學科內外老師之間的聯系,實現校內課程資源的整合。
二、整合和利用多媒體課程資源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在學生的周圍每天都在發生著大大小小的各種事件小到個人的生活問題大到一個國家乃至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事件等。這些社會事件和生活問題可能蘊涵著豐富的課程資源具有豐富的課程價值。作為課程開發者的教師應以敏銳的眼光去捕捉、去發掘有價值的社會事件和生活問題并將之轉化為可利用的課程資源、素材和內容。對學生而言這種由當下社會事件和生活問題轉化而成的課程資源、素材和內容具有親切感和現實感他們不會再覺得課程內容對于自己而言總是陌生的。如此會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原動力和學習積極性。多媒體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手段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特點隱含豐富的興趣因素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觀察的事物或現象打破傳統的講授模式易于引起學生注意給學生以最直接的感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樂于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
三、開發和利用實驗課程資源
實驗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資源。
1.建立開放性實驗室。首先,我根據《標準》的要求安排足夠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最大限度地利用實驗室現有的器材,力求利用多年閑置的器材開發新的實驗。其次,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實驗室的豐富課程資源,改變實驗室的封閉式管理狀態,盡快向學生開放,鼓勵學生主動做課外實驗。
2.用日常器具做實驗。《標準》指出:“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實驗,可以拉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說過“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就是說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做簡單易行的替代性實驗。其實,組織學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簡單實用的實驗器材,本身就是培養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學生身邊的物品和器具同樣是課程資源。例如:我在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用常見的儀器做幾個實驗:
(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可用于演示火箭的原理):將充滿氣的氣球口部對準某方向后松手,氣球會向朝氣體噴出的反方向飛去。
(2)演示氣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向兩長薄紙中央吹氣,兩薄紙會向中央靠攏。
(3)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用手擠壓橡皮泥,擠壓處變癟。
(4)演示物體在液體中受到浮力的作用:將可空礦泉水瓶壓入睡中,觀察到它在水中上升。
用日常器具做實驗,除了具有簡易、直觀、經濟等優點外,更有利于學生課外自己操作,以發展學生獨立實驗能力。在這些實驗中,學生能充分觀察物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從而反復品味其中的物理原理。學生開動腦筋,利用自己制作的儀器設計實驗,完成自己提出的課題,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教師每個教師、學生的共同責任,應該得到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支持。課程資源整合得好與壞,直接影響未來的教學質量及教師的素質。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一項極富創造性的工作,也是一項較為龐大的工程,需要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探索。教師應通過各方面、各渠道發掘教學資源,合理使用教材資源,才能讓物理教學更風趣,更讓學生喜歡學。
參考文獻:
[1]農村中學物理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考試周刊,2012(28).
[2]淺述農村中學物理低成本實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endprint